18
2015
08

标准南音洞箫(即中国尺八、南箫、V口箫,包括制作规范和形制)

 南箫有独特的魅力,很多狂热的爱好者都曾想自己DIY动手制作一根南箫。正格南音簫,竹材實在太難尋找,不奏南音也不會特別去作V口南音簫。



正格南音簫要一尺八吋、十目九節、三節鳳眼、每節二孔的製作要求。但是要符合這個規制,又要有夠好的音律實在太難得。沒有符合音律的樂器,也談不上推廣與學習,因此打破南音簫一定要十目九節的要求,轉向注重音準音律與易於演奏的特性。

最早朋友大多提不出一個標準的絕對音高,說在標準音A略等於450Hz。於是實際量測一些管閣傳承中慣用的簫,在實際量測下,幾乎整整高了半音,標準音A已經到了466Hz左右。整整高半個音是有可能的。因為以實際管長來說,在一尺八吋不開鳳眼的狀態下製作到音準狀態良好時,通常標準音就已經略高了。一樣一尺八吋長,再加上離管尾一吋高的位置要開後出音孔鳳眼,勢必會高上許多。如果以一般舒適的溫度26度,A=440Hz來看,在一吋高的位置開了鳳眼,音高已經略為等於整整高了半音,A=466Hz左右。溫度再低一些的環境例如音樂廳,則絕對音高會再稍低。因此有人認為南管用簫比較適當的絕對音高在A=450Hz。

在中國大陸,據說所有的南音管閣已經統一將標準音A訂為440或是442Hz,但是在台灣省的南管閣,要把所有管閣的絕對音高統一起來,還沒有共識.拿的樣品,也是A=460~466Hz之間,也是高了半音左右。終於有更明確的標準範圍了,竹材的選擇與音準的要求也就有更明確的方向。於是製作V型吹口、平均開孔的南音用簫。

既然不要求十目九節,就依照理想竹材來選擇所用的竹材規格。除了適當的粗細之外,選擇竹材比較好、竹節分布合理的。如:吹口一段,左手的上三孔一段,右手的下三孔一段,管尾鳳眼一段,再加上竹跟。這竹材左右手音孔都沒有開在竹節上,而且開孔分布的位置相當均勻,第一孔到右邊竹節的距離也略等於第三孔到左邊竹節的距離。第四孔到右邊竹節的距離也略等於第六孔後孔到左邊竹節的距離。這樣的竹節與手孔位置的分布簡直完美。所以南音簫,儘管不是十目九節(標準要求十目九節),但是這把也可以做出好簫,一般可以在第六孔下方留下烙印。

    內徑一般是上了紅漆打底,也可改成黑漆,呈現不一樣氣質。一般都是沒有作內徑填補的簫,但對內徑有一定的要求,至少有一定程度的光滑,並上漆保護內徑。內徑上漆跟不上漆,音色會有區別。外徑則也是可以選擇上二次薄透漆。本來製作唯一的要求是要接近的音高,但是在製作過程中,至少是控制在正負10音分誤差的音準、一定程度的共鳴與接近三個八度的音域,製作工藝上除了內徑的打磨外,最好也可將內外徑分別都做二次漆工。

« 上一篇下一篇 »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