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2018
08

尺八师范证书认证

 

 这 (尺八认证-1到7) 7篇文章完成时间都在2008年4月份左右,因部份原因,选择暂时隐藏,不希望造成自己,或他人不必要的困扰,文章还是跟以前一样,纯属个人瞭解,资料未必正确.

资料以网路上找的得到的主要流派为主,有一些著名的演奏家,虽然个人名气很高,但相对于尺八市场极其成熟的日本,其流派相较其他流派而言,成立时间,学生人数,流派知名度,还是较不具代表性的,因个人时间有限,网路资料蒐集不易,在此不予列入.

另外,一些具尺八历史传承, 也具知名度,如琴古流的竹友社(初代川瀬顺辅), 如道会(神如道)(现在会主神如正), 童门会(纳富寿童),因无法找到足够资料,故予省略.

 

 

 

为何会有认证这种东西,原因很多,{中华民国国乐学会}的简介中提到{ 考级检定制度可以让学习过程规范化,透过考级检定的评量,可以检测出学习者的程度,并鼓励按部就班的正确学习}, 是否100%公平正确,或有商议空间. 对许多的传统艺术传承也未必是最好,或唯一的方式.

当学习的目的以取得毕业证书为唯一考量时,很多音乐带来的乐趣相对的就减低了许多,但不可否认的,对学生来说至少有一个可以追求的目标,而且透过较具系统化的学习,其方向是正确的,再来就是心态上的调整.对考生而言, 考级检定提供较明确自我要求的评量.对举办考试的单位组织而言,可以取得更多的资金来源,双方各取所需,都是好事一件.以{中华民国国乐学会}的例子而言,从其年度报告中,可以看出{考级检定}是其取得维护{国乐学会}运作资金的重要方式之一.当然{考级检定}的背后必需有许多必要且成熟的条件做为支援,如学习人口,普及性........需考量的条件太多,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


以前在中国的传统乐器的学习上,认证这种事不常见, 中国大陆听说已经实施了很多年了,也听到有一些台湾学生甚至前往对岸参加了中国乐器的认证考试. 是真是假,没见过学生本人,是否属实,详细的考试过程也就不知道了.

在台湾, 中华民国国乐学会也有一套乐器考级检定办法.其它单位也常有各自的一套考级检定方式. 对西方乐器的学习,如小提琴,钢琴,长笛.....认证倒是希鬆平常,一点也不足为奇,对一些非音乐系毕业的学生,也都有某些特定的单位定期举办认证的考试, 如河合,山叶.......其资格认证互相之间并不相通.

http://www.scm.org.tw/Certification/CertificationRules.aspx

http://www.scm.org.tw/Certification/Certification.aspx

http://www.franz.com.tw/frome-test/mainrame3.html

http://www.hkmac.com.hk/big5/staff.htm


美国的音乐系或音乐学院採用「学位制度」,但也可另修「演奏家文凭」,所以我们从音乐家的简介上可以看到如  茱莉亚音乐院低音管硕士,克里夫兰音乐学院{演奏家文凭}.  从欧洲大学音乐系毕业的学生, 领取的是学位(Degree),如台湾的 学士, 硕士, 博士,欧洲音乐院拿的是「演奏家文凭」(Artist Diploma),从音乐家的背景简介上可以看到如  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演奏级文凭},英国伦敦圣三一音乐学院有{演奏级执照},{演奏级文凭},汉诺威音乐学院有{演奏家文凭}, ......................眼花撩乱,要搞清楚,要花点时间. 台湾教育部认可的是「学位制度」.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Issac Stern, 九岁学琴, 16岁就开始公开演奏, 从没念过音乐系. 马友友大学先进入茱莉亚音乐学院,后来改唸哈佛,最后取得人类学学士学位,但却是全世界最知名的大提琴演奏家.日本尺八国宝山本邦山大学唸的是外文系,尺八大师横山胜也唸的也非音乐科系. 横山胜也的学生-著名的演奏家古屋辉夫唸的是数学系. 演奏家文凭,音乐相关学位不是要成为职业演奏家的唯一,但不可否认,对西方乐器而言,循序渐进的完善教育系统还是最重要的,但以尺八而言,个人感觉,音乐相关正式学位的取得好像不是绝对需要,这一点倒是有需要认清.

认证, 有--很好, 没有--日子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在尺八的世界,这种例子更多,或许尺八这种乐器需要的指法技巧只是成为一位好的演奏者所必备的一小部份,毕竟这种最原始来自寺庙,僧侣,武士的音乐,需要时间,岁月细细体会,这一点或许与西方乐器演奏家的养成过程有较大的差异.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07102501096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5031001045

在日本,许多所谓民间传统文化艺术项目,都有其各自独立的一套认证方式.举凡古筝,三味线,茶道,花道,书道,武道,三味线,合气道.....,还有许多的传统工艺也都有自成一格的认证. 寻找资料时发现{折纸}都还可分成「折纸讲师」「折纸师范」「折纸上级师范」. 有些用{师范},有些以{段},有些以{级}来作为认定的标准. 部份{明暗流派},也有以 {修了証},{免状},{免许証}来当成{单曲学习完毕}的认定标准. 可能是{学毕}{学成}定义不同吧!


对某些流派而言,每一个级别证书是取得更多资金的重要来源.因此对所谓的初传,中传,奥传,都採取从宽的方式认定,(部份流派甚至不发给初传,中传,奥传,甚至淮师范的执照. )给予教授尺八的老师更多的弹性,毕竟对学生人数极其有限的专业尺八老师而言,把留住学生,让学生愿意继续学习的重要性更甚于对入门{证书}的坚持,从宽认定是这一级别的普遍存在的现况.

但对于, {淮师范}{师范}的认定则一般採从严认定. 特别是在日本国内.


但到了日本以外的国家,从美国几个重要尺八网页讨论区可以看到一些怪异现象,许多不该发生,不会发生,不敢让他在日本发生的怪事,如贩售证照等等怪异现象都发生了.有时想想,这大概是人类在异地求生存的基本反应.

但认定也非完全没有弹性可言,对小型且独立的流派宗家而言,依技术,学习年资,市场推广的将来性,贡献度颁给资格认定的也不是没有.对大型且具知名度的尺八组织而言,或许是爱惜羽毛,这部份的把关相对严格许多,也相对较容易为其他了解真实状况的业内人士所认同.

其实是否宽鬆认定,从圈内评价,及其所教授的学生的知名度,学生后来在尺八圈内的发展,大概可看出端倪,并不难判别.

老师的个人知名度,与认定的宽鬆之间并无绝对的关系,以现实考量,一张纸可以换来好几十万日币的认证费用不可谓少,大概没几个人不喜欢.


尺八教学,演奏的认证--在日本,基本上没有一定标准,也没有所谓的单一机构在订定认证的规则,因为曲目繁多,各门各派都有自己的一套规矩,只要您自认实力坚强,每一个人都可以自创一派,如中国古代的另立山头,自立为王,极具弹性,但实际运作上却也困难重重,生存不易. 具有认证的{准师范},{师范},却找不到愿意登门求教的学生,这种情况多的是. 

资讯流通时代,弹指之间,什麽资讯都有,学习的管道,招生的管道,看似更加畅通,但也因为有更多的选择,比较,竞争,造成大部分的尺八教师生存不易.


在日本,尺八老师太多了,名气,技术,行销能力一般者,不易突破重围;行销能力好,没有实力,也不易支撑.不死心的,选择苦撑待变,单打独斗;有人选择靠行,与其他乐器演奏家合组团体,不再单打独斗.有人选择远走他乡找机会求生存,前往竞争较少的地方发展.  但无论採取何种方式, 尺八的教学,演奏这条路,都是一条非常辛苦的道路.


尺八的教学,演奏认证,对日本许多的尺八爱好者或许意义不大,许多优秀的演奏家,终其一生,未见拿过一张证照,如福田辉久等独立演奏家,也没见过什麽尺八师范证照.就文化,地域差异而言,尺八的资格认证,对日本比外国家的学生,较具吸引力.


但就个人所瞭解,都山流系统则是一个最具系统,几乎完全以认证为主要评断标准的尺八流派.这部份可能起因于初代{中尾都山}所定下的规则有关.看过一篇都山流的报告,内容提到都山流成员,终其一生,近半数人最后至少都会取得{准师范}的执照.


尺八的认证一般还是以各流派所谓的"宗家"的认定为主. 有些以完成的曲目为主,未必会有如同{都山流}的年度大会考一般阵仗.

每个具知名度的流派,曲目众多,所以时间上,一般而言,如以每星期上课方式,够努力也够投入的,短则3~5年,如以每个月上课一次,够努力且投注心力的,则可能7~10数年,找不到太多时间练习的,甚至十数年,或数十年都有可能.


在日本,许多人在取得初级证照后,或因工作,或因家庭因素,而不得不暂停尺八的学习,经常要等到中年后才又开始学习.

摘自台湾山城(王锦德)尺八老师部落格:blog.xuite.net/shakuhachi.taiwan

« 上一篇下一篇 »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