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2018
09

中国箫变成一件世界性乐器

 

中国箫变成一件世界性乐器

箫,是一件中国乐器,以其独特的音色和富含的人文特质深受国人的喜爱。当然还有很多喜爱中国文化的外国箫友深深的喜爱洞箫,有的还向本国的网友不遗余力的介绍箫。




箫的英文翻译,有的是“Xiao Flute”,有的也翻译成“Xiao-Shakuhachi”,有的也会在前边加上Chinese Bamboo作为定语。也就是说有的用长笛和尺八来形状来解释箫。可以比喻成“外国秀才认半边”,“Xiao”是偏旁部首,而Flute & Shakuhachi是读音。




外国人在吹奏箫的时候且不论演奏技巧如何,他们演奏的很多都是融入了当地的音乐,虽然吹奏中国乐曲没有什么味道,但是用箫演奏他们的音乐时,同样是有滋有味。可以看到箫做为一个乐器的实实在在的存在,在不同的人手中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


他们演奏的同时还用母语不断的向本国介绍这种来自东方的乐器。



法国人Cédric m介绍箫




美国人介绍箫,他创办了一个Tales of the Boatman的机构,介绍世界各地音乐



德国人Marwan Hassan介绍箫


他们属于不同的人种,不同的肤色,不同的性别、年龄,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都喜爱并传播中国箫。让我们一睹他们的风采,这些也只是国外箫友大军中很少的一部分。

当他们能自如的用中国箫演奏本民族的音乐时,中国箫就真的就成为一种世界性的乐器了!



Arnaud Delannoy


Anchalee Gibbins 泰国


Cédric m


charaev


Chinese Flute  Trail Of The Angels



Chuck Atchley


Dirk Kühlwein


Draco Aldevaran


Flute Ninja


Geotjakra EpiCai


Holly Cook


Iyesni


JoeZhouRuan


Jarrod Wood


Lay Macdonal TM


Marwan Hassan



Michal Klimes


michal18c


Miguel Avila


Nanda Dulal


nartuto


OlliS


michal18c


PaulKaraRoss


Pernelle Gelsi


Phusanisa Sukannhaketu



Ricardo Nascimento


Row N


Scott August


Scott August


Tales of the Boatman


Tenryurem


The Ancient Paths



Zoom Pham


китайская флейта сяо и бубен


Китайская флейта сяо


Сотворение Флейт Алексей Шутько


ดาบ มังกร หยก

漫长雨季渐渐划向终结,温哥华的初夏温暖而热情。我一个人随意漫步在依山傍海的城市与沙滩,不论是远山顶上的残雪,还是耳边的海浪轻拍,总能让人返璞归真,在拥抱自然中找回真我,在真我中感召来一群来自天南海北的各国友人。于是在接下来的这一段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家时而开怀畅谈,时而举杯浅酌,时而载歌载舞,以各自的方式向这个世界诉说着,为美丽的际遇而感到无比的欢欣。

温哥华美景

作为其中唯一来自中国本土的炎黄子孙,当身处异国他乡,浪迹天涯,身旁全是外国人时,我更能深刻领会何谓中国,何谓中国人的深层含义。而洞箫作为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最具代表性的载体之一,则是我无论身在何方之随身法器也。

本次加拿大之行我一共随身带了7把上品洞箫,在美国转机和进加国海关时,无不引人注视。“我能感觉到这两个包里装的一定是一件古老的乐器”,在美国转机时一个华人女孩看着我说出了这样的话。当时我内心真是很感动,说明这个华人女孩有着相当不错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家教,只有这样她才能隔布识竹香,以型断其物。


而进加国海关时,更是一度被海关人员盘问包内为何物,当我回答是中国洞箫时,对方一脸茫然,不知我所云。于是我用英文解释:”These are one kind of Chinese Flutes,but we called it Dongxiao.” 海关官员更加迷惑道:”Why you bring somany Dongxiao to Canada?”(你问什么带这么多洞箫到加拿大?)答曰:”Because I can not live without them everyday”。(因为我离开洞箫就没法活了)从海关官员一脸的惊愕和不解,我知道我在他们眼里可能被当作另类,无论我如何表述他也不会真正理解。但这是我最真实的发自内心的回答,没有半点掩饰和回避对洞箫的挚爱。我在想,如果海关非要让我拿出来吹一下也何尝不可,我已作好准备。以前在香港和日本登机时就为办票的美人们吹过几次了,美人们无不动容沉醉之,本来不让我带上飞机也悄悄关照我下次只能托运了,这次算了,因为大家都担心洞箫被压坏了,此物无价也。我将在加拿大海关再次吹响这个美不胜收的关情之物吗?我时刻准备着...... 最后在海关人员仍然困惑的表情和眼神中,我并未抽箫引之而顺利进了关,踏上了加拿大这片广袤的大地……..


【雅集视频集锦】

在温哥华与各国朋友朝夕相处的时光里和国际聚会中,当然少不了中国元素和文化的重要体现。聚间,我情不自禁执器而言,以箫言志,以箫传情,以自己的方式,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们诉说着这件神秘古老的东方乐器。凤箫声起,含蓄温婉,深沉内敛,虚无飘渺,聚气凝神,瞬间在场者无论男女,无论国籍,无不动容感慨,谓之为天籁之声,灵魂之语。无不为古老东方灿烂之中华文明所深深吸引留恋,纷纷盛赞华夏文明之博大精深和唐人先祖之聪颖智慧,并对中国洞箫产生了浓厚且无法割舍之兴趣。


在一曲《苏武牧羊》后,我向在座国际友人概括介绍了华夏文明的起源、发展与鼎盛时期,并对洞箫这件古老的东方乐器作了详细说明和吹奏示范。其间,各国友人争相起立,积极踊跃尝试洞箫,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于是一场场的国际洞箫雅集就这样轰轰烈烈,不期而遇地拉开的序幕。


第一场:





BEN(澳大利亚):




MXIMILIUM(德国):


其间不乏有天赋者,如来自澳洲的肌肉绅士BEN,来自德国的纯情公子MXIMILIUM及来自波兰的小公主NATASHA等。这三位均在5分钟内吹响洞箫,并在10分钟内掌握1-7的指法。BEN和MAXIMILIUM更是激情四射,引箫向天歌。在当晚雅集结束前,这二位已能独立吹奏《重回汉唐》的前段二小节音符,其音乐天赋和对洞箫的热爱无以复加,跃然纸上,彻底沦陷在东方文化中而不能自拔。

随着加入的外国友人越来越多,我带去的7支洞箫虽然一路上飘洋过海,舟车劳顿,但此时全都派上用场,令各国公子玉人如痴如醉,找到真我,与灵魂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对白,此情此景,我恍然明白了古人之意境: 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应各国箫友强烈要求,相继又举行了第二场和第三场国际洞箫交流雅集,一场比一场热烈,一场比一场人多,一场比一场不愿离去…….后来查看雅集我存留的通讯录,猛然发现这三场至少有30多名外国人参与进来,他们来自德国,美国,加拿大,瑞士,瑞典,波兰,英国,法国,日本,菲律宾等10多个国家,可谓是国际箫友齐聚一堂,共修中华文明。


第二场:





第三场:





第四场:


山田さん(日本)、光紗さん(日本)、Kodi(英國)、 Ines(德國)、 Karlin(荷蘭)、 Tati (德國)、老高(重慶)还有殷正强


其中我印象很深的有一位叫HENRY的巴拿巴长大后入籍加拿大的华人,小伙子20多岁,品学兼优,通六国语言,双学位才子,但还没有来过中国。在相见的第一天他早已被箫声打动,所以他放下手中的学习和工作,主动加入了雅集,特别投入地醉倒在风竹声中,并很快能吹响并掌握一些简单技法。


Henry学习吹奏洞箫

HENRY刚刚在美国上完大学实习工作了一年,经他自我介绍时得知,他父母是文革过来人,经历了中国文化史上的那一场浩劫,迫于无奈,远走异国他乡。但不论身在何方,他们骨子里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留是完整的。虽然周边都是西方文明的冲击,这对华人父母在对于后人的教育中一直坚守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根基传承着。在谈到中国文化时,他对四书五经中的多部经典和中国古代史侃侃而谈,还能背诵很多诗词锦句,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在父母启发引导下自已看了很多中国古典经典书籍。HENRY的学习心得是:“不是讲中文的就是中国人,不是有中国护照的人就能称为中国人。”他能讲出这番体会和感悟,令人钦佩,好一个英雄出少年!!于是HENRY发愿要开始练习洞箫,更深层次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加拿大籍华人Henry弹奏吉他

是的,我觉得HENRY的话是对的,我认为他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唐人和中国人。何谓中国人?那需要灵魂里承载着中国精神。何谓中国精神?那就是:“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是真正中国人的样子,这也是当其他三大文明都灭亡后只有中华文明还屹立于世的根源。

而从我接触洞箫到集中练习洞箫的这些年来,我感到洞箫对于中国精神的承载和塑造,以及对秉气节,修清静乃至得健康之感化,只有每个习箫者自己最能感悟其中的真理与美妙。当我亲眼看到这么多外国人第一次接触洞箫就如此挚爱和沉醉其中时,我想,优秀的文化和音乐是没有国界的,是感化天下众生的。这不仅是洞箫的魅力,更是华夏文明的魅力。

在一切以经济为中心40年后之今天,广袖飘飘,今在何方?中国精神已渐渐被国人遗忘。幸而今国有明君倡导恢复传统文化,国之大幸大运也。纵观千秋大好河山,流淌着中华儿女热血之我们,何不让我们一起重新认识自己的灵魂,将中国独立于世之民族性格和自信重塑,凤箫长鸣,庄严正声,重回汉唐,再奏华章!

殷正强 笔于加拿大温哥华

2018年5月



 

« 上一篇下一篇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