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箫的灵敏度这名词用得很广泛,在电子设备上尤其是重要的性能规格,灵敏度高,可以表现比较细微的部分。例如麦克风或早期的唱针,好的组件它的灵敏度是可以平坦宽带的高灵敏度,因此能传递高传真的细节。一支录音室用麦克风,造价数十万是很平常,就讲究那细微的收录再现性。箫有其灵敏度问题,吹奏的人(口风掌握)也有灵敏度功夫箫的灵敏度关系有以下几点:
1入气角度、吹口深浅、幅度(大小),还有下额角度,构成吹奏口风的流畅性与变化操控性的方便与否,都会关系到吹奏的灵敏度。
2共鸣特性。每一音孔一致角度的重迭特性是一个很关键的吹奏流畅度关键,高低音转换汇显得容易而滑顺。尤其是能一致角度深迭的共鸣特性,会使箫显得能细腻操作与层次变化直线性。反之若共鸣特性不够完美,会让箫声在旋律变化音高时,不够滑顺,增加吹奏的困难度,会让吹奏失去信心,吹箫之趣也减低。
3通透性。箫声与箫材的共振传导特性,会使吹奏灵敏度提高,细微的箫声显示明澈清晰,不会浑滞木纳。带有点甜味(细微高谐波)就是通透度的明显现象。人的灵敏度提到人的灵敏度是两片唇的开拓功夫,从吹箫的历的累积,让双唇的操控性更精密细微。还有一把良器也会有助于灵敏度的开拓,那是操控与被操控原件间的宽容度加宽了,让学习过程受引导。另外有一点很重要的是,每次吹箫,都讲究箫声的纯净度(不带杂音),每次都累进唇控功夫,到达想变化大小声在轻易之间,想变化迭音浓度也在轻易之间,这就是到达了高灵敏度的吹箫口风。再提一点手指的灵敏度,吹箫的最大魅力除了箫音外,还有指头直接接触音孔,操控音孔的灵敏度与微变功夫,这是西洋乐器间接按孔所无法到达的模拟线性特性,练就瞬间灵活的按指,尤其领音与迭音,似开未开,似洞未动的灵动,是箫声的颗粒显现特性,值得平常(不吹箫)练就每个手指的独立灵活性,然后应用于音符的微动中。练就音符的微动,一开始会不够自然或花俏感,那是一个过程,渐渐到变化于吹气之前,息气之后,那微妙的时间关系掌握。箫声的颗粒,还有息气后的残响(腔管内余韵)这都是属于非常细微的细节,箫曲缺它就不够味,”远听笛子近听箫”箫声可以近听,就是听其细微韵味。例如[平沙落雁]尾段中,双指颤音,持续直到音息后一段时间,这效果有如听到落雁再起飞,如如此细微处理手法,都在指与息的灵敏功夫上,这是我们值得努力的方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