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2019
01

谈箫笛的“叉口”

 

谈箫笛的“叉口”


等差律(六个音孔之间的距离相等)的箫笛,第五孔同第六孔之间的音程为大二度,第六孔若用“叉口”指法(民间亦称它为“羊角”,就是按四、五孔,开一、二、三、六孔),则可用第五孔的音程约为130音分。解放后,箫笛大多数改用十二平均律,为了将第六孔的叉口音,调整得同第五孔为小二度关系,则有意识地将第六孔的孔位降低,这至今似乎已成为箫笛製作的定制。

第六孔孔位的调低和叉口指法的运用,保证了第六孔同第五孔之间准确的下行小二度关系;但第六孔的本孔音同第五孔之间,却已不再是大二度关系。为了使第六孔本孔音音高准确,演奏者都不得不凭藉听觉和气口控制来校正音高,演奏起来很不方便,但却无两全之法。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曾做过很多实验,后来终于想到了音孔大小同音高的关系,觉得不妨採取“提高孔位,缩小孔径”的办法来试一试。这一方案经过实际製作验证,证明确实有效。

众所周知,箫笛的频率条同管长(气柱的长短)成反比,而在一定的范围内,频率又同音孔的大小成正比。也就是说,管越短,音越高;孔越大,音也越高。但是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却容易被人忽视,那就是第六孔的位置越高,同第四、五孔的距离越大,叉口指法对第六孔的影响越大;第六孔越小,叉口指法对它的影响也越大。因此,把第六孔定于比第五孔高一个大二度的位置,而把其孔径缩小到不足以影响它的音高、却使叉口正好降低一个小二度为止,就可在第六孔上同时获得两个准确的半音。

新孔位一般只需要提高整个有效管长(从吹孔至调音孔)的1.2%,音孔面积缩小25%—40%(音孔越大,缩小率越大),即可达到预期的要求。採用这种针对第六孔的“提位缩孔”的办法,除能使第六孔的叉口音、本位音都准确以外,还具有如下优点:

1、吹奏第六孔本孔音时不必借助气息的控制来校正,操作简易。

2、若将这一方法用于十一孔笛上,我看韩义同志完全可以不开第十一孔;因为我早有体会,用食指第三指节按孔(第十一孔)是不大方便的。

3、“提位缩孔”,对箫笛的高超吹音也是大有脾益的。尤其是八孔琴箫,由于音调低,管径小,音孔缩小以后,通过八个音孔的不同交叉组合(不必增加任何条件),音域便扩大到三组;同时由于管体细,这些超吹音已不再尖锐刺耳,能付诸实际应用。

文:上海艺术研究所陈正生

 

« 上一篇下一篇 »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