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2020
09

如何突破尺八古曲学习障碍——调息浅谈

如何突破尺八古曲学习障碍——调息浅谈

我对宗教没有研究,吹尺八其实未必要导入这个主题,但探究其最初的源头,似乎有些许的关联,写这篇文章的用意,除了希望对自己目前学习的困境寻求有效的突破,也希望透过不同的训练方式,找到可以让自己在吹奏时能达到心无杂念.平心静气的里想.


尺八本曲有长有短,长的可达十几分钟,甚至数十分钟,短则数分钟不等。音符,音阶,变化常超过千次,且吹奏时常以”暗谱” 潜神默记方式为之,则迅间转变更取决于集中力,注意力。且其节奏有强有弱,有快有慢,仅部份乐具的段落收尾,有些即可长达十几秒钟。配合有些结尾气息要求单一匀称,或者由弱而强,由大而小至无….,纵观全曲,气习稳定与否,关系整首曲子的成败. 一首曲子吹到4-5分钟之后,经常如”虎头蛇尾”般,渐入险境,吹奏的表现与曲目演绎之初的从容已渐行渐远.练习过程中,个人深刻体会其主要原因,除基本功夫不够扎实,曲目,指法不够熟练,临场紧张,练习方式不正确外……,众多原因当中,气息稳定度的控制经常是重要的因素,希望透过本文,对个人及尺八友有所帮助.

西方人士学习尺八极喜欢将”禅”,”冥想”等课题导入其中,不知道是体会已深或有其市场性考虑,个人不得而知,但在许多西方尺八网站确实经常可见这一话题,毕竟”禅”源于古老东方,对西方部份人士,有其一定神秘性与吸引力.

有人觉得这与”禅”有关系,自己不懂”禅”,也觉得名称不是今天的重点,是不是称为’禅’,其实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找到适合你而且是有效的修”息”方式。至于尺八教本,老师建议的练习方式, 择日为文再述.

以下段落大部份依自己学习的需求,搜寻后剪贴,拼凑,修改而来,如果你需要更如你须需要进一步的修练或相关讯息,则已超出本文能提供的协助,建议你参考其它相关书籍或网络文章.

在此需要先声明,导入下列方法之调息部份,个人也尚在学习之初,至于方法有没有效,目前不得知,练习前务必三思.以免致走火入魔.

以下第一段落文章取自法鼓山禅修部份,去掉所谓高阶禅修部份.及需要专人指导部份.版权为以下网站所有.

http://blog.roodo.com/famscl/archives/1652754.html

修行方法

原则上以调身、调息、调心为主,目的在于调理身心,气息。

一、调身 身心健康,必须动与静并重兼顾,所谓动中取静,又所谓静中之动。前者即是以运动及按摩的方法,使得血液循环通畅、气脉运行活泼、肌肉和神经松弛,才能使得身体舒适,即所谓气和而后心平。瑜伽或太极拳。身体自然发生规律的柔软的运动动作而来,运动方法,讲求心念集中、气息和顺.

1背脊竖直──挺起腰干,勿挺胸部,头顶向天垂直,下颚里收,颔压喉结。

2放松两肩──将两肩肌肉放松,自觉如无肩无臂无手的状态。

3舌尖微舐上颚──门牙上龈的唾腺处,不可用力,若有口水则缓慢咽下肚去。

4闭口──无论何时,只用鼻息,不可张口呼吸,除了有病在鼻。

5眼微张──视线投置于身前二、三尺处的地上的一点,不是要看什么,只因睁大眼睛时,心容易散乱,闭起眼睛时,心容易昏沈。如果睁眼过久,觉得劳倦时,不妨闭一会儿。

二、调息和调心

气息和顺舒畅,心境才能平静安稳。心情与呼吸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并且,要想调心,必先从调息入手,不论管它叫什么名字,中国的道家、印度的瑜伽、西藏的密宗、中国的天台宗等,讲到修行禅定的次第,必定重视呼吸与气的问题。因为人体生理的动静以及心理的动静,与呼吸的气和息,有着依存关系。就原则的定义而言,「呼吸」,是指普通人每分钟十六到十八次的出入息。修行者的呼吸在渐渐地缓慢深长微细之时,称为「息」。由于息的力量,推动血液制造能源,由能源产生赋活生理机能的作用,称为「气」。

 

(一)呼吸的方式

1. 气──是指普通人的平常呼吸,每分钟十六至十八次呼吸,而自己可以听到呼吸声。此为初心打坐者最低的要求,也是安全的呼吸的速度。

2.

2-1鼻息:打坐时用鼻孔呼吸,是基本的方法,最初的速度也是每分钟十六至十八次。与气不同者,是听不到呼吸声,呼吸是平常的速度,所以吸气及呼气,主要是靠肺的自然的律动,不得以注意来控制它,否则速度快了,会头晕,慢了会胸闷。如发觉呼吸有困难,例如头晕或胸闷之时,当注意调息,宜以四秒钟左右作为一呼一吸的时间长度,最有效。

2-2腹息:仍用鼻孔呼吸,但其呼吸的重心不在肺部,而在小腹部了,初学时不宜勉强用控制及压气的方法,把吸入的空气逼入丹田(小腹部)。通常学打坐的人,经过一段时日之后,呼吸气必然自动地通过横膈膜而到达丹田,那时,修行者的身心,会突然感到轻松舒软起来,呼吸也越来越慢,越来越长,越来越深,越来越充足,不仅感到肺部充足,丹田充足,乃至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感到充足。渐渐地呼吸的自然律动,不在肺部,而在小腹了。但那不是把小腹隆起,而是以小腹取代了肺部的功能。

(二)调息的方法

  调息的方法,在中国的道家,称为「吐纳」,纳天地日月之气以养生,吐身内的混浊之气以保命,乃是修炼丹道的方法。印度的瑜伽行者,特别重视各种呼吸法的锻炼,且以生命能之产生与超常能或绝对能(与神合一的自然大能)的引发,就是要用呼吸的方法作为重点的训练。佛教修行的起点,与外道无多差别,所不同的是,调息是入门方便,并不以调息为根本法门。调息的目的,在于调心,心既调伏之时,有没有呼吸的方法,便无关紧要了。

初学调息法:

1数息──在数息之前,先做深呼吸三次,深呼吸时,将两手置于小腹,先用鼻吸第一口气,引入小腹,使小腹隆起,再收小腹,继续吸气,使肺部隆起,肩微耸,尽量吸入,然后闭气十五秒钟,才慢慢地把气用口吐出,同时身子下弯至不能弯时为止。三次深呼吸后,把姿势坐稳,开始数息。数息也有数种不同的方法:

(1)随鼻息:注意力在鼻端,感受呼吸的出入,不用注意呼吸到达的部位及处所,但要你达到呼吸与心,相契相忘的程度就好。

(2)随息想:每吸一口气,便想:「一口吸尽千江水」,每呼一口气,便想:「一口吐出万里山」。将自己的身心,随着呼吸的出入,而与外在的山河世界,连接起来,打成一片。当然不是要你吸入的都是水,吐出的全是山,而是要你把内在的身心和外在的世界,随着呼吸的出入而融和为一个全体。其实,这已是从调息的范围,跨进调心的领域中了。

(三)调心的方法

本文的重点,则在于说明修习禅定的方法。

1观想身外的东西──挑选身外的任何一物,作为集中心念的对象;或者以分析身外的任何一事一物,作为转变心念的对象。前者如月观及日观,后者如因缘观及不净观。

2观想地、水、火、风的功德──将自己的心,观想成地、水、火、风的任何一种功德,化除烦恼妄想,进入凝然不动而又朗朗清明的定境。例如地能化腐朽为神奇,容受一切而又生长一切,然其本身始终寂然不动。水能洗净诸垢,汇百川成大海,滋养万物,变化万象,而又不争功、不诿过。

3以身体的官能接受身外的对象──用眼看颜色及形色,用耳听各种声音,用鼻呼吸,用舌舐上颚,用身体感受粗细及冷暖等。其中以用鼻呼吸的方法最基本有效,眼睛看及耳朵听,最好要有老师指导得法,始能安全有效;舌舐上颚是打坐的基本要求;全身的部位太多,初学时不易用上力量,仅以观想冷暖或热的感受,也容易发生不能调和的毛病。

4观想身体的某一部位──如观想眉心、鼻端、脚心等。初学打坐的人,若没有明师指导,大概只能以修数息法来调心,也可以用随鼻息法。

(四)调心的历程

  我们的心,经常处于两种极端的状态之下:精力充沛之时,思绪极多,不易安静,更不易凝定,否则,在无事可做之际,就不会感到寂寞无聊;在精力疲惫之际,便会陷于困顿、陷于晦暗、昏沈呆滞,否则,在工作了一整天之后,就不会需要睡眠。前者病在散乱心,后者病在昏沈心,此两者是修习禅定者的大敌。轻微的昏沈,有法对治,比如睁大眼睛,注意力集中于眉心等法,用之可以见效;重昏沈则唯一的最佳方法是干脆闭上眼睛,睡一会儿。大多数的调心方法,是用来对治散乱心的。我将调心的历程,分作七个阶段:

1数呼吸之前,没有集中心力的对象,心念随着现前的外境,或回忆过去、或推想将来,不断地、复杂地、千变万化地起伏不已、生灭不已。

2数呼吸之初,数目时断时续,妄想杂念,依然纷至沓来,但已有了集中注意力的主要对象。

3数呼吸之时,数目已能连续不断达十分钟以上,但是仍有许多妄想杂念,伴着数息的正念。

4数呼吸之时,正念不断,杂念减少,偶尔尚有妄念起落,干扰正念的清净。

5数呼吸之时,唯有清净的正念,不再有任何妄想杂念,但仍清清楚楚地知道,有能数呼吸的自我、有被数的呼吸、有用来数呼吸的数目。实际上,虽到如此的心无二用之时,依旧至少还有三个连续的念头,同时活动着。

6数呼吸,数到把数目及呼吸都忘掉了,感到身、心、世界的内外间隔没有了,人、我对立的观念没有了,客观与主观的界限没有了,那是一种统一的、和谐的、美妙的无法形容的存在,那是充满了力量和愉快的感受。此时,至少尚有一个念头在。也唯有到了此时,始为与定相应的现象。

7数呼吸,数到身、心、世界,全部不见了,时间与空间都粉碎了,存在和不存在的感受消失了,进入了虚空寂静的境界,那是超越了一切感觉、观念的境界。我们称之为悟境。没有符号能够表示,一切语言、名字、形相,到了此处,均无用武之地了。

  以上七个阶段,第一是散乱心,由第二至第五是集中注意力的过程,第六、第七是定境与悟境。若细论,第六尚不是深定,而是一般宗教家、哲学家,乃至艺术家,都能多少体验到的所谓天人合一和与神同在的冥想。

---------------------------------------------------------------------

.版权为以下网站所有.

http://www.fgs.org.tw/indagate/fgu-chan/03/03-0501.htm

如何调息?

 调呼吸,一般通称「调息」,气息和顺舒畅,心境才能平静安稳。要想坐禅净心,若善调息,必能得事半功倍之效。因为人体生理的动静以及心理情绪的波动起伏,与呼吸的气和息,有极密切的依存关系。

()如何调息?须知呼吸的现象〈方式〉有四种:

 (1)风相:鼻中呼吸有声。刚作完激烈运动之时,即是此相。〈不宜打坐〉

 (2)喘相:呼吸虽无声,但出入结滞不通。在感到恐惧、紧张、病痛、虚弱、兴奋、疲倦之时,即是此相。〈不宜打坐〉

 (3)气相:呼吸无声,亦不结滞,但出入不细。正常人平常的呼吸即如是,每分中大约十五至二十次的呼吸。〈不宜久坐〉

 (4)息相:没有声音、亦不结滞不粗急,出入绵绵、若有若无、气定神闲、心情愉快。〈最宜坐禅〉风喘气三种现象,都是气息未调之相,而刻意用心去调和,反而成为障碍,不能达到坐禅的静定之效。

此外,《小止观》云:若要调和不良的风、喘、气三相,有三种对治方法:

(1)下着安心:把精神集中在下丹田〈脐下二吋半处〉。

(2)身体放松:全身松解下来。

(3)气遍全身:用观照力,想象自己气息,不从鼻孔出入,普遍地从全身毛孔出入,而毫无障碍。举要言之,呼吸任其自然,不加控制。但平心泯念,而安住于寂然之境,久而久之,自然气沉丹田,脉解心开。息调,则百病不生,心亦易于安定,这即是我们修习坐禅,初入学时最好的调息方法。

禅观呼吸,以细长、和缓为妙,但初学不可勉强,才不致伤害身体。对于气息之进出,只要了了分明的观察即可,能任其「自然」出入便是如法。又息须均匀,切勿忽长忽短。所以坐须端正,并且注意放松全身,坐中不宜随意晃动身体,能相续不断的专注于对气息的念数或观察,呼吸就自然规律、顺畅。修持念息法门,其意在摄心入定,或从息的出入生灭现象,悟入「无常、无我」,以开发智慧,解脱烦恼。所以不宜在身体上用心,在坐禅中的光影、声色上执着,这些与三毒烦恼──贪、瞋、痴的断除是了不相干的!又禅观呼吸,亦须以微密、匀长为准。因此非「风相」:息出入时,如风的鼓荡一样,出入有声,那是太粗了,不是如法的息相。也非「喘相」:这时虽然出入无声,但不通利〈艰濇〉,如刀刮竹一样,一顿一顿的有形可见。也非「气相」:虽然通利了,但口鼻仍有气息出入的感觉。须离此风相、喘相、气相,调得微密匀长,古人形容为「悠悠扬扬」,「若存若亡」,才合于「息相」的标准。

----------------------------------------------------------------------

.版权为以下网站所有.

http://www.chikung.org.tw/txt/health/1999/99101001.htm

正心调息法 不花钱的养生之道

林明灿 台大医院外科部主治医师

 谈起「养生」,每个人都有兴趣,市售的健康食品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专家建议、民俗疗法亦是目不暇给。民众仍需特别注意在生病时要请教正统医学。医学界正统的疗法(着重个别器官)确实为医疗主流,然而,早在西方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早已强调「成功的治疗,绝对不等于病症的压抑」,宏观治疗的基本理念是将身体视为一个传统的实体,而所谓的健康并非只是病痛和疾病的消失。而是指肉体、智能与精神都处于和谐的状态。

 「正心调息法」正是源于上述理念而发展的养生之道。例如:盐谷信男先生,为东京大学医学博士,他在卅四年前首创「正心调息法」,自己身体力行,深得其益,如今九四高龄,仍耳聪目明,著述论说.四处讲学。其体力与活力之充沛,让人称奇。国内医学界也有多人身体力行,效果卓著。药谷信男先生并将此法编成《大健康力》一书,在日本造成一般风潮,本书亦于日前在国内翻译发行。这是一种横隔膜下降结合观想的呼吸法,略述如下:

一、姿势:

1.背筋挺直坐着:盘腿、跪坐、坐在椅子上均可。若是利用坐椅,则需注意背部不得靠在椅背上。2铃铛手势:惯用的手在上,两手像包住一个皮球般轻轻握住,手臂垂直,除大拇指外其余四指并拢。

二、息法(呼吸法):

1.吸气:由鼻子缓缓地吸气,深入肺底。2.屏气:将吸人之气直压下腹(丹田),此时丹田用力并停止呼吸,维持数秒至10秒左右。3.呼气:仍由身子沈稳地吐气。丹田不再用力,让气自然呼出。4.小息:轻轻的呼吸一次。以上动作一天至少重复25次(不一定要一次做完,可分次仿),再以静息收尾。5.静息:丹田用力后,轻轻地缓缓地呼吸十次。

三、意志:吸气、屏气时默念一些正向、帮助集中意志的句子,如:丹田处吸收宇宙无穷的力量,扩大到全身,全身变的健康。吐气时则默念:全身变的洁净了,全身细胞变年轻了。

四、内观:冥想一个安静放松的境界,如远眺美景或疾病痊愈后的想象。

 腹式深呼吸的特征为横隔膜下降,此与一般人透过重量或扩胸等运动以增加肺活量的呼吸有所不同。人的胸腔外包肋骨,因此肺的横向增加体积有限,约1015%左右。而锻炼横隔膜所能得到纵向肺活量可增加到70%以上。从组织学观点来看,腹式深呼吸使氧气与二氧化碳彻底交换,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充分供给人体约60兆个细胞活动时所需的氧气。

 此外,人体的主要器官除了心、肺之外,肝、胃、肾、脾等均位于腹腔中,事量上,这种结合意念的腹式呼吸法,有其潜在的保健意义。如每日持续「正心调息法」,则如同做器官按摩,增进新陈代谢,以保健器官,达成养生的目的。

 「正心说息法」所强调的「意念」与「冥想」的过程,与中国传统养生之道「修身」、「养性」实为一体两面。现代医学迅速发达 ,仍不能排除意志力」在疗程上的影响。自我的信心与乐观进取的心态,是一般人迈向健康大道、病患迈向痊愈的重要条件。「正向思考」永远是快乐与健康的宗源。

据笔者所认识,盐田先生的医疗理念是重视患者全身问题,而不只看体内器官。本人身为临床外科医师,终日与病痛战斗。常思索着如何减轻患者的苦痛,盐田先生的信念给了我们另一个思考方向:医师的使命,除了积极根据正统医学为人治病外,也要鼓励一个「不生病的人体」。除了生病时须求助于正统医疗之外,平时或手术前、后及恢复期的保养,可参考这种不花钱的养生之道。

 


« 上一篇下一篇 »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