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2018
10

古筝源流

古筝源流

文:上海艺术研究所 陈正生(2008/12/23)


筝的起源

古筝是一件古老的民族乐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司马迁的《史记》所载《李斯列传·谏逐客书》中所引资料,颇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李斯《谏逐客书》中述及秦国乐舞的一段说:「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叩缶、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筝乃「真秦之声也」,故而历来就有「秦筝」之名。但是若从行文来看,又有值得我们推敲的地方,那就是「击瓮、叩缶」与「郑卫桑间」对举,而「弹筝、搏髀」又与「韶虞、武象」对举,因此接下去就有「今弃叩缶、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的反诘。这儿的对举显然不仅仅是为了文采,而所对举的乃是「乐」与「舞」的形式和内容。所谓「郑卫之音」,就是「桑间濮上」,乃是郑国和卫国的民间音乐,由此可见「叩缶、击瓮」乃是秦国当时的民间音乐。「韶虞」就是「韶箾」,也就是孔子听了后赞之为「三月不知肉味」的《韶》。据说此乐为大虞所作。以上所指的乃是音乐;这音乐显然不是民间音乐,而是宫廷音乐。由此可见,至迟于嬴政当政之时,秦国已用「韶箾」替代了筝,筝当属当时秦国的宫廷所用乐器了,它理当比缶、瓮高雅一些。至于「搏髀」,与之相对举的乃是「武象」。这《武》,也就是《大武》,乃是乐舞,是周人歌颂武王伐纣的。由此可见,「搏髀」当是秦国的宫廷乐舞。李斯所举之例,证明秦国宫廷所用的歌、舞、乐都是别国的,为反驳政治上不用客卿张本。前文已经提及,李斯进呈《谏逐客书》乃是公元前237年,因此,筝在秦国的流行当在此之前,筝的产生与相对完善也就理当比李斯书《谏逐客书》要早一些。


关于筝的命名,有两种说法:一说乃是由瑟分劈而来,另一说乃是因其发音铮铮而得名。《集韵》就持「分瑟为筝」之说:「秦俗薄恶,父子有争瑟者,人各其半,当时名为筝。」当然,除了父子争瑟的说法而外,还有兄弟争瑟,以及姊妹争瑟的说法。这些大同小异的传说,也正好说明这些说法的不可靠。此外就常识而言,瑟分为二便成了破瑟,岂能算筝?若将瑟破为二而修补成筝,恐怕远比製作筝、瑟要难吧?另一说法是因其所发声音的性质而得名,刘熙《释名》中「筝,施弦高,筝筝然」,就持此说。说筝因「施弦高」而发音「筝筝然」,这音色显然乃是对瑟的音色舒缓而言的,这就把筝与瑟联繫起来了。确实,我们的民族乐器可以因乐器的来源而命名(例如胡琴),也可以因演奏方法而命名(例如琵琶),更可以因音色而得名(例如巴乌),这儿的筝因发音「筝(铮)筝然」而得名也未尝不可,但是筝若与瑟无涉也就失去了这一对比的意义,从而使此说显得不足为凭。


以上所说筝的命名,也涉及到筝的起源。既然「分瑟为筝」之说不可信,那麽初始的筝也就不是破瑟而成的了。那麽筝究竟是怎麽形成的呢?汉·应邵《风俗通》载文:筝,「谨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1


从应邵的《风俗通》所载可知,汉以前的筝其制度应为「五弦、筑身」,但是当时「并(山西)、凉(甘肃)二州筝形如瑟」,应邵不知何人所作的改革,还记下了「蒙恬所造」的传闻。这又足以说明,汉代在西北地区已经流传瑟形的筝了。

唐代的杜佑在《通典·乐四》中说:「筝,秦声也。傅玄《筝赋序》曰:『以为蒙恬所造。』今观其器,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淮六合,弦柱拟十二月,设之则四象在,鼓之则五音发,斯乃仁智之器,岂蒙恬亡国之臣能关思哉。并有附注说:『今清乐筝并十有二弦,他乐皆十有三弦。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弹筝用骨爪,长寸馀,以代指』。」2


以上两条资料颇值得我们注意。杜佑乃东汉末年(二世纪末、三世纪初)人,他所记的「五弦、筑身」,乃是按照《礼乐记》的记载,并非亲眼目睹,而他所见的「并、凉二州,筝形如瑟」,却未提及其他地区的筝形是否有异。唐代末年的杜佑,乃是九世纪人。他在《通典》中比较详细地说明了当时筝完全如瑟的形制;这形制也完全符合正统礼器的标准。当然,杜佑同时也提出了对「蒙恬造筝」这一传说的疑问。

筝究竟是否为蒙恬所造?近年有人认为蒙恬乃文武全才,他造筝也完全具有可能性。但是根据年代来看,蒙恬造筝并不具备这种可能性。蒙恬祖父蒙骜,死于公元前240年(秦王政七年),此时蒙恬至多不过是20多岁的青年,即使年青的蒙恬有制筝的才华,製成后却要它在短短数年内就流行秦国,并成为当时秦的宫廷乐器,看来不大具有这种可能。更有人说,筝乃是蒙恬筑长城时所造。这一说法就更不具备可能性。因为蒙恬督修长城,乃是秦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国以后之事,这要比李斯呈《谏逐客书》至少要晚十六年!


应邵《风俗通》说,筝乃「五弦、筑身」。但「筑」是什麽样式,历代文献都语焉不详。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具汉筑明器。这具筑之所以说它是明器,是因为该器虽然髹以黑漆,却是用独木雕成、实心,不利于共鸣,若用来演奏,无法获得足够的音量。此外,该器通长约34厘米,用来演奏显然太短小,而《通典》载,唐代的筑长四尺三寸,汉筑演变至唐代虽然有异,但相差也不至于如此悬殊。这些理由都足以证明它是明器。该器犹如有柄的小瑟,筑面首尾两端各钉以横排竹钉,一排五个,3这就与《风俗通》的记载相符。这具明器筑的样式与瑟相同,似乎又说明瑟、筑、筝的样式乃是极其相近的。

假若真的瑟、筑、筝的样式雷同,那麽我们只能认定筝与瑟的差别除了音色有别而外,外在的差别主要在于弦数,即:瑟有二十五弦与五十弦之分,而唐代的筝仅为十二弦与十三弦两种而已。唐代的筝有十二弦与十三弦两种,当时的筑也发展成为十二弦与十三弦,那麽筑与筝之间的区别又在何处呢?《通雅》在筝下注明「弹筝用骨爪,长寸馀,以代指」;而在注筑时引《释名》的说法:「筑,以竹鼓之也」。如此看来,其差别主要在于筝是弹拨乐器,筑是击絃乐器而已。当然,《通雅》还在筑下注明:「似筝,细项」,这「细项」便成了筑与筝形态上的主要差别。原来初始的筑,是要以左手握住颈部而用右手击奏的,故而「细项」,唐代已长四尺馀,显然无法握持,这细项看来乃是保存了旧有形制而已。《通雅》在筝这一条目下还注上了「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弹筝用骨爪,长寸馀,以代指」的说明。这一注释在于说明搊筝与轧筝本是同一器物,其名称的差异仅仅是一为弹奏、一为拉奏而已。


当然,也有人认为中国的筝乃传自于外国。日本的田边尚雄在他的《东洋音乐史》中就提出了筝是战国末期从西方传入秦国的观点。日本的另一学者林谦三则认为田边尚雄的观点,其论据不足。
从以上讨论可知,无论是筝似筑还是筑似筝,筝的初始形态至今并未弄清楚。因此,筝的起源至今仍然是个谜,还需要我们继续探求。关于筝的起源的探求,显然是无法从文献中寻求根据的,看来必需求助于考古的新发现。


筝艺的外传

筝,虽是西秦之物,但毕竟是汉族乐器,它不似琵琶、唢呐、胡琴等乐器,系来自少数民族。不管筝的原始雏形为何种样式,但是到了唐代,它的形态和演奏方法与瑟极其相似却是事实。瑟,如今已不再见有人演奏,而筝艺却越来越兴旺发达。不仅如此,筝在传出国门以后,如今却成了东邻日本和朝鲜的主要民族乐器。理清筝艺东传的历史及其演变情况,对我们瞭解整个古筝艺术是有著积极意义的。

关于筝传入朝鲜的情况,朝鲜的《三国史志·乐志》有如下记载:「伽伽琴,亦法中国乐部筝而为之。……伽伽琴,虽与筝制度小异,而大概似之。」并说:「新罗乐,三竹、三弦、拍板、大鼓、歌舞。舞二人,……。三弦:一,玄琴;二,伽伽琴;三,琵琶。三竹:一,大笒;二,中笒;三,小笒。」同时,《三国史志》又引《新罗古记》的记载,伽耶国嘉实王名叫于勒,曾为伽伽琴製作了十二曲。三国新罗真兴王时(540—575),伽伽国发生动乱,于勒逃入新罗,为真兴王所接纳,伽伽琴由此流入新罗。新罗的大臣们对真兴王说,伽伽琴所演奏者,乃亡国之乐,非正统的雅乐,应予摈弃。但真兴王置而不论,反命名为「大乐」,以为新罗之正统音乐,伽伽琴由此成为新罗的代表乐器。这一传统历代相承,沿用至今,伽伽琴便成了最具代表性的朝鲜乐器之一。朝鲜的这一史料若属实,那麽我国的古筝至迟于南北朝时期就已经传入朝鲜。


现代的伽伽琴为十二弦,比日本的十三弦筝较小,用手指弹奏,因此不戴义指。伽伽琴之最大特点,是胴尾的前端装有羊角状板。这一特点从成俔等人于1493年编成的《乐学轨范》所载的伽伽琴图形上就能明显地看到。琴弦固定于板上,剩馀之部分束扎成丝絛。昭和十六年,在汉城总督府地下室的数百件旧器中,曾发现陶壶残片上均有伽伽琴之图像,图像上也有这明显的羊角状板。当年日本学者岸边成雄先生,曾耗费三天时间找到并初步认定其为伽伽琴弹奏像。4当然,最有研究价值的还是日本正仓院现存的新罗琴,其时代正当新罗朝。因为日本一直称伽伽琴为新罗琴。古代伽伽琴的琴体,用独木刳成,由于不加底板,因而音量比较小。日本正仓院所藏的「新罗琴」正是这一样式。


今日民间所用的伽伽琴,羊角状板已比较小,与古制有明显的差别。如今的伽伽琴,由琴框、面板、底板、琴柱和琴弦构成。琴身长约152厘米,宽17—21厘米。琴框为长方形边框,右边是琴首,左边为琴尾。琴框上蒙以拱形的薄木面板,琴底有底板和琴脚。琴首的一端有突起的岳山支弦。琴柱的排列呈雁行形,支架于面板中部,与筝一样,移动弦柱即可以调节各弦的音高。
伽耶琴用于演奏古代宫廷雅乐的,称正乐伽耶琴,有十二弦与十三弦两种。此外,用来演奏民间乐曲的,则叫散调伽伽琴。


除了伽伽琴而外,由我国传入朝鲜的还有牙筝。牙筝所放傚的是唐代的轧筝。传入朝鲜的轧筝,朝鲜人原先是用棍击奏发音的,如今已改用马尾弓拉奏,间或弹奏。牙筝自传入朝鲜以后,一直被沿用至今。

筝传入日本,要比朝鲜晚得多。据《日本书记》载,天武天皇「十二年(公元684年)春一月二日,百僚举行贺拜正礼。……当日,在朝廷演奏了小垦田6舞乐及高丽、百济、新罗三国的音乐,表演了舞蹈」。此次的演奏,所用乐器虽然没有记载,但新罗乐中理当有伽伽琴。


日本的筝与新罗的伽耶琴虽属同源,因为日本筝并不是承继伽伽琴,而是承继的中国筝。用于日本雅乐的十三絃乐筝,传入日本的确切年代,如今还没有完全弄清。因此,日本的专家都认为筝是奈良时代(701—794年)传入的,当然,也有专家猜想或许时间再早一点。筝从中国传入以后,便在日本的风土中发展起来。


筝于奈良时代之前就传入日本,是完全具备这一可能性的。因为作为中日两国之间的正式交往是很早的。魏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倭女王卑弥呼所遣使者难米升就到了魏国;飞鸟朝的摄政圣德太子,为了摄取中国的文化养料,曾于公元六0七至六一四年三次派遣隋使。圣德太子建造的法隆寺内,密藏著一支他曾亲自吹奏过的「笛」。这支「笛」同日本正仓院所藏的八支尺八略作比较就会发现,除所选材料粗细不同,製作上有精粗之分而外,製作规格与工艺要求则是完全相同的。由此可见,尺八笛不是唐代,而是七世纪初的隋朝就已经传到了日本,我国古尺八传入日本的时间就要提前一个多世纪7。法隆寺这支笛由于圣德太子的喜爱而被珍藏,其馀乐器(包括筝)可能没有这个机遇而已。


我国唐代筝的东传日本,其情形是这样的。唐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日本遣唐使淮判官籐原贞敏,来我国从琵琶名家刘二郎学艺,二郎便把女儿嫁给了他。刘二郎的女儿乃是当时的弹筝名手。六年以后籐原贞敏回日本,她也就随著到日本,这样,刘二郎的女儿也就必将筝艺带到日本。关于筝艺的普遍流传,那是唐昭宗时的事。唐昭宗龙纪元年(公元889年),皇帝曾派遣弹筝博士皇孟学率领62人的乐队东渡日本传授筝艺,天皇及大臣都学筝,从而掀起了朝中的学筝热潮。如今日本正仓院珍藏著一架经过修复的唐代桐木筝,据说就是此时传过去的筝。若果真如此,那麽这当是如今传世最早的筝了。


唐代传到日本的筝,起初只用于雅乐合奏,平安朝才开始为「催马乐」与「朗咏」的歌唱伴奏。平安时代筝乐主要流传在京都上流社会的女子中。从鎌仓到南北朝时期,贵族的势力虽然逐步衰落,但是作为宫廷音乐的雅乐,由于天皇的喜爱并没有衰落,贵族学习雅乐依然盛行,筝乐在贵族中得到重视和流传。安土桃山时期,日本的邦乐开始萌芽。僧人贤顺改编、创作了「筑紫筝曲」。筑紫筝是严格禁止为娱乐服务的,因此它与大众音乐格格不入,当然也就限制了筝乐的流传。筑紫筝有严格的师承关系,只传授给僧侣、武士和医生,而在传授过程中又严格禁止对筝曲作改动,这显然禁锢了筝乐的发展。更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传授给僧侣、武士和医生,而这种师承仅仅靠口传心授,若不进行拜师礼,也无法得到真传,因此一般所学也就显得十分肤浅。


筝乐乃是衝破这种严格的师承约束以后,发展并繁荣起来的。江户时代的盲艺人八桥检校,原先擅长演唱平曲,擅长演奏三味线。他向被逐出师门的法水(僧人贤顺的弟子)学筑紫筝。他学会了筑紫筝以后,将原先按律音阶调弦的筝,改为按都节音阶调弦,同时还改编、创作了一些筝组歌和筝曲,此外就是广收弟子,这样就促使了筝艺的发展。流传至今的生田流与山田流,就是由八桥检校之高徒北桥检校延伸、派生下来的。


任何乐器的繁荣,都离不开乐器结构的完善和乐曲创作的繁荣,日本的筝乐当然也不会例外。我国唐代传入日本的筝为十二弦与十三弦两种。明治时期,西洋音乐的传入日本,筝曲出现了新的创作模式,最杰出的要数盲音乐家宫城道雄。他除了创作一些著名的筝曲而外,并创造了十七弦筝,1968—1969年间,野坂惠子又製作了二十弦筝。筝的音域增宽,表现力也就获得了丰富。
关于日本筝的规格,[日]野坂惠子《日本乐器介绍》有比较详细的说明。兹录于下8:

 日本筝 十三弦筝 二十弦筝 十七弦筝 乐筝 和琴
长度
(标准) 181.8cm 大:191cm
小:186cm

210cm 194cm 194cm
幅:头部
        尾部

25cm
23.5cm

大:36cm 小:35.5cm
        34cm         32cm

31cm
28cm

 25cm
23.5cm

 15.5cm
24cm

厚度 4.8cm 大:6.0cm
小:5.4cm

10.3cm 25cm23.5cm 4.5—5cm
材料 桐唐木 桐唐木 桐唐木 桐唐木 桐木
弦数 13 20 17 13 6
弦的材料 丝、聚脂纤尼龙 聚脂纤维 丝 丝 丝
筝马材料 象牙或塑料 象牙或塑料 象牙或塑料 唐木 枫枝根
筝马高度 5.5cm 5.5—6.2cm 7cm 5.0cm 6.5cm
指甲材料 (圆形、角形两种)象牙 象牙 象牙 竹、兽骨、鹿角 水牛角
关于筝曲创作,幕府末期京都的光崎检校和名古屋的吉泽检校,兴起了筝曲新创复兴运动。光崎创作的双筝二重奏《五段砧》是日本第一首筝二重奏曲。大正时代,筝乐进入了吸收、消化西洋音乐的「新日本音乐」创作时代。这期间最著名的是盲人音乐家宫城道雄。他集筝的演奏、改革与乐曲的创作于一身,创作了筝与三味线二重奏《唐砧》,创作了筝、三味线与十七弦筝三重奏《落叶之年》,以及尺八与筝二重奏曲《春之海》。


日本的筝艺与我国的古筝艺术一样,其繁荣都是凭借了乐器的改良和创作乐曲的丰富。当然,我国的古筝热已出现了空前的高潮。认真总结,对于筝艺的发展有著及其重要的意义。


上海古筝制作与发展

筝的起源至今还没能彻底弄清,有的说是由筑演化而来,也有说是由瑟蜕化而来。但自唐以后,筝与瑟更为类似则是铁的事实。正因为筝与瑟极其相似,故而筝与瑟的製作工艺也就理当有其相通之处。如今据健在的民乐界前辈回忆,解放前的五马路(即今日的广东路)乐器作坊,就没人会製作古筝。何故?这足以说明当时的上海滩弹筝的人寥若晨星,无人需要。儘管二十年代起就有一些古筝名家献艺于上海滩,例如1927年7月2日下午,大同乐会在上海三马路慕尔堂(今西藏路、汉口路沐恩堂)举办夏季音乐会(这次音乐会是《月儿高》,即《霓裳羽衣曲》的首场演出),1927年8月28日大同乐会欢迎萧友梅的音乐演奏会,都有王巽之先生的古筝独奏。40年代初,潮州古筝名家萧韵阁也走红上海。王巽之、萧韵阁所用的筝,都非上海所制则是事实。但是这并不意味上海当时无人会製作筝,其实当时的上海大同乐会就製作瑟与筝。


大同乐会它不同于上海的一般国乐团体。这是由郑觐文本人的造诣所决定的。郑觐文不仅有著深厚的儒学功底,同时还是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更是一位音乐理论家与乐器製作家。作为演奏家,郑觐文擅长古琴、琵琶与筝、瑟的演奏,他演奏的古琴曲,五大操中就有《秋鸿》与《广陵散》。作为大同乐会的乐务主任,他团结了当年沪上的艺术名家,例如戏剧家欧阳予倩,琵琶演奏家汪昱庭、吴梦飞,以及京剧名票陈道安、苏少卿,也培养了柳尧章、卫仲乐、王叔咸、郑惠国(珏)等一批蜚声国乐界的名家。作为音乐理论家,他不仅撰写了《中国音乐史》,还编写了《中西乐器全图考》。郑觐文的编写《中西乐器全图考》也是完全可信的。这不仅是大同乐会于1931年就仿製了163件古乐器,而且还于1928年就製作小提琴和尤格利利出售,1932年还用南京发掘的南宋古木製作了两把据说音色具有「松、长、清、亮」特点的小提琴。至于郑觐文对民族乐器的製作、改革的探讨,那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如今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已成了全国古筝製作的最大厂家,不仅数量名列前茅,而且质量上乘。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对古筝製作之所以有今日的成绩,除了全厂製作技师的努力而外,更是与大同乐会有著密切的相关。


早在1923年,郑觐文就已製作了十五弦「筝瑟」,二十五弦「颂瑟」和三十六弦「洒瑟」。郑觐文之所以多次撰文鼓吹「鼓瑟」,乃是因为作为民间乐器的筝,在当时的上海还算流行,而作为雅乐器的瑟则已濒临失传。因此,郑觐文提倡鼓瑟,并不意味贬低古筝,郑觐文对于筝的製作还是注重的。这不仅有1924年6月8日大同乐会30人的女子乐团音乐会中有古筝演奏可作证明,1925年柳尧章改编的《春江花月夜》,1927年柳尧章挖掘整理的《霓裳羽衣曲》(即《月儿高》)的演奏,也都用筝不用瑟,也可算是一个证据。


在筝、瑟的製作上,郑觐文很是动了一番脑筋的。郑觐文认为筝、瑟的製作,「旧法一弦撑一柱,不用轸,转调甚难」。他製作的三十六弦洒瑟,「七弦合一柱,五进,末柱八弦,共36弦。首端拴于轸轴,宽紧极便。」当年大同乐会所製作的瑟,如今恐怕鲜有藏存于世,当然也就不会再有人演奏。但是那三十六弦的洒瑟,如今人们还可以通过上海明星影片公司1933年4月9日晚所拍的照片见其大概。

提起这张照片,他实际上涉及到民乐界的一件大事。事情的起因及经过是这样的。


1932年1月初,大同乐会接教育部公函,获知「国联」拟派专家来华考察我国的文化生活。教育部的公函声称,拟调大同乐会担任国乐演奏,摄成有声影片向世界各国宣传。当时已决定有声影片拍摄的内容为大同乐会製作的古今乐器160馀种,舞器12种,另外再摄独奏、合奏等内容。由于时局的动乱,结果国联没来中国,此事作罢。


1931年,中国政府决定参加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万国博览会。由于时局的动乱,1932年底,中国政府取消了参加芝加哥万国博览会的决定。1933年1月,上海商界决意以民间性质出席芝加哥万国博览会,拟将大同乐会所制全部乐器160多种运美参赛。为此,大同乐会特在世界学院开常务委员会议,决定拍摄有声影片送美参展。1933年4月9日晚于明星影片公司拍摄,拍摄由当时上海特别市市长张群主持。所摄内容为郑觐文古琴独奏《海岛孤踪》,卫仲乐琵琶独奏《十面埋伏》,卫仲乐琵琶领奏、九人合奏的《春江花月夜》。最后为32人合奏的《东方大乐》(即《国民大乐》,为送美参展而易名)。影片摄成后,明星影片公司邀集合奏人员拍下了这幅珍贵的照片。这张照片为金祖礼先生珍藏,「文革」后由刘天华先生的弟子沉仲章先生翻拍而流传开来。


这帧照片的左前方为罗松泉演奏36弦洒瑟。从照片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这36弦洒瑟不是一弦一柱,乃是七弦合支一柱;七弦合支一柱,演奏时可以减少瑟柱与面板的撞击杂声。此外,排柱给调弦带来困难,因此弦端各拴于轸上,从而方便了弦的宽紧。如今古筝上的排马虽不复使用,而古筝上的螺丝校弦,无疑乃是郑觐文在筝、瑟上移用琴轸的改进。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古筝製作,之所以能有今日的气候,乃是与郑觐文对民族乐器的研究与製作,以及他对筝、瑟製作师的指导密切相关。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古筝製作技师徐振高,是目前我国唯一的一位古筝高级製作技师。徐振高原学拉絃乐器的製作,六十年代初改向琴、筝製作师缪金林学习琴、筝製作。由于学艺勤恳,尽得缪金林的真传。缪金林原是大同乐会的乐器製作师,他的琴筝製作曾得益于郑觐文父子的指导。徐振高是缪金林的高足。徐师傅全盘承继了乃师的师艺与师德,并使乃师的德、艺得到进一步发展。这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製作工艺上的进一步改革,二是无私地传艺、奉献。


徐振高待人诚恳,事业进取心强。他虽然原先只有高小的文化程度,但为了製作出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又有强烈时代感的新产品,不辞辛劳,刻苦钻研业务。1961年他製作的第一台十六弦筝,王巽之、郭鹰认为音色与音量都不能尽如人意。为了能製作好古筝,他不仅虚心向演奏家求教,还将郑玉荪送他的「琴的共鸣与发音原理」当作製作古筝的指南。徐振高刻苦钻研业务的结晶,首先就体现在1962年底他所设计、製作的S形岳山21弦筝上。1965年底,S形岳山21弦筝被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列为敦煌牌产品,1979年后被国家轻工业部命名为优质产品。如今这S形岳山,已成了全国古筝的通用样式。


徐振高的无私奉献,还表现在课徒授艺与无私地向同行传经送宝等方面。徐师傅当年所带的五名高徒,如今都是厂里的技术骨干。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古筝的年产量与产品的质量,就足以说明徐师傅的功绩。产品的数量,上海民族乐器一厂1999年为一万一千多台;而产品的质量,1998年9月在北京由中国乐器协会举办的琵琶、古筝製作大赛上,古筝制作的一、二、三等奖,全部由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囊括就足以说明问题。

「'98古筝製作大赛」上,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能取得如此优异成绩,这是由于80年代初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开展打规模的技术培训和以「敦煌杯」命名的技能比赛,至今已举办了60 余届,其中古筝製作比赛进行了近10次,为产品质量的提高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古筝专家、老师的支持,特别是上海筝会的专家、老师,为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古筝製作质量的把关,也是产品质量获得保证的重要原因。


此外,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对于民族乐器製作行业的新的技术善于吸收、消化。1972年上海音乐学院乐器工厂赵俊人和上海电影乐团魏宏宁,试制钢丝尼龙弦获得成功。后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在此基础上将其规格作了调整,成为了全国制筝行业首选的一流筝弦。


在产品的开发上,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研製的高音筝、中音筝、低音筝,如今已初步定型。高、中、低音筝的配套,不仅创建了古筝重奏的演奏形式,也为民族乐队中古筝的使用与性能的发挥,创造了良好条件。

如今,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古筝产品据全国的领先地位。但是在古筝改革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有待于探讨的课题。


1962年「上海之春」,当时还是上海音乐学院学生的项斯华,用双筝独奏了《海青拿天鹅》。由于《海青拿天鹅》为七声音阶,为保存筝那五声音阶刮奏的特殊效果,故而演奏时用了分别以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定弦的两具筝。同样,作曲家王树于1983年应张燕之请,用《海青拿天鹅》的素材,写了双筝协奏曲《迴旋协奏曲》,1988年修改后又在新加坡维多利亚音乐堂作世界性的首演。「双筝」,就意味著筝在设计与製作上与演奏家的需求之间的差距。


关于筝的转调问题,50年代末制成了转调筝。这种筝在16根钢弦筝上,通过手控装置使筝柱移动而转三个调。其后又製成了有24弦移柱变调筝、25弦五声音阶转调筝、26弦五声音阶转调筝,以及44弦七声音阶转调筝等。这些筝通过筝下踏板控制转调机械,从而达到迅速转调之目的。另外,上海音乐学院何宝泉,又于1978年研製成蝶式筝。这种筝的面板,除两端有S型岳山外,中间还设有中山岳,两侧交叉装弦,弦下均支有可移弦柱,装有49根尼龙弦,按十二平均律排列,音域为D~d3。在低音的三个八度,设有脚踏制音器。面板左侧装有变音弦勾,这一侧可以演奏五声音阶的传统乐曲。


转调筝与便于转调的蝶式筝已经面世,演奏家何以还要用双筝来演奏协奏曲呢?这说明这些样式的改革筝,要提供演奏家的演奏效果还有一定的困难。如何在传统筝的基础上,通过改革以达到方便转调的效果,这是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古筝製作技师梦寐以求的事。这是古筝改革上的难题。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问题的解决需要勤奋的探索与机遇。就像笙簧的机器加工一样。笙簧的机器加工,被认作是不可能实现的难题,笙簧机器加工工艺的特异性,给机制笙簧的投产带来了难以逾越的困难,但我们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就顺利地解决了这一千古难题。鉴定会上,专家们无法区分手工製作与机器加工笙簧之间的音色差别,因此我们深信, 机器加工的笙簧其质量完全可以超出手工加工的笙簧。笙簧机器加工工艺课题的完满解决,坚定了我们解决古筝进一步改革的信心。古筝顺应演奏家演奏心理的改革,必将促使古筝艺术的进一步繁荣。


注释:
1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版第48页。
2 岳麓书社1995年11月版第1938页。
3 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74年第7期。
4 见[日]岸编成雄《古代朝鲜的乐器》,载《乐器》1989年第二期。
5 [日本]川岛皇子等纂、张学娜编译《日本历代帝王纪》(即《日本书记》),学苑出版社1990年11月版第167页。
6 小垦田是推古天皇(女天皇,名丰御室炊屋,554—628,在位36年)居住的地方,故而推古天皇亦称小垦田天皇。即位之初就立圣德太子(上宫厩户丰耳聪,574—622)为皇子,总摄朝政,进行推古朝的改革。此舞可能与推古天皇有关。
7 拙文《法隆寺所藏之笛确是尺八》对此问题已作了详细讨论。该文载《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第一期。
8 摘自《日本乐器介绍》,[日]野坂惠子著、程天健译,载西安音乐学院学报《交响》1996年第3
期。


(刊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内部刊物《筝艺》2000年5月)
 

 

« 上一篇下一篇 »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