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2018
10

竹笛音域的增宽研究

竹笛音域的增宽研究   --陈正生


竹笛是民族乐器中最常用的管乐器。竹笛的音域,由于制作工艺的改善而在逐步增宽。建国以前,竹笛的音域只有二组零一个大二度,六十年代才增至二组半,实际上竹笛的音域仍有继续增宽之可能。目前已有不少同志在研究这一课题。竹笛音域的增宽,对增强竹笛的表现力是大有帮助的。笔者近年研究这一课题,在此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兴趣,共同研究。要使竹笛能有三组乃至更宽的音域,单是着眼于演奏方法的研究,显然是不够的,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制作方面的研究。目前,竹笛制作在设计上还存在缺点,从事制作的人又缺乏声学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制作的笛,当然不利于音域的增宽。
 

竹笛音域要增宽,首先应该加强管径对竹笛音域影响的研究。有人认为,长笛的管长是管径的 30 倍,中国古代黄钟正律管的长度又是内径的 30倍,因此,这管长同内径之三十比一,便是理想的内径。其实未必如此。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 , 那就是内径同管长的比值(即所谓量度 ),确实影响着管乐器的不少声学特性。笔者发现,管乐器的量度不仅同音色的关系密切,而且同音域的关系也是密切的。即:管内径同管长之比小于一定的值,基音就吹不出;管内径同管长的比大于一定的值,某些泛音就吹不出。


人们都承认,G调大笛(筒音爲 d1的 新 笛 ), 高音省力 , 音域也比曲笛宽 。 实际上这是因为新笛的量度比曲笛小的缘故。曲笛的内径一般为一点六、七厘米,有效管长(吹孔中心至调音孔中心)约 44 厘米,它的量度便是 0.0364— 0.0386,而新笛的内径虽然有 2 厘 米,可它的有效管长竟达60厘米,量度只有0.03! 同 样,洞箫的音域只有二组半,而琴箫却不难吹出三组,这也是量度影响音域的一个证明:因为洞箫的量度一般为 0.0323,而琴箫的量度却小到 0.023。弄清量度对竹笛音域的影响以后,应该研究一下竹笛第一音(即最低音5,实际音高 a1)所需的最小量度,并求出第 19 音 ( d4) — 22 音 ( a4)的最
大量度,选此管径制笛,配以娴熟的技巧,竹笛上三组圆润的音自可奏出。
 

竹笛,是用竹子制作的。竹子都有大小头,竹笛制作时吹孔都开在管径大的一端,这对竹笛音域的增宽是不利的。另一方面,为了增宽竹笛的音域,若过多地缩小管径,必然使低音区和中音区音色变得尖细、单薄而欠浑厚。笔者做过实验,有意识地改变吹孔一端的局部管径——实际上就是缩小量度,对竹笛音域的增宽确实有利。
 

其次,竹笛制作过程中,如何确定恰当的位置,是值得仔细加以研究的 。问题的提出,可能会使人感到奇怪:竹笛音孔位置若不确定,那怎么好开孔呢?若无确定的音孔位置,又何以谈得上符合音淮的要求呢?其实作坊式的工厂,制笛纯粹靠经验,三言两语很难讲清楚,姑且分析个大概。竹笛为开管吹孔乐器,其两端都是波腹,中间便是波节,因此波长便是气柱长的二倍,频率同气柱长是成反比的。气柱长为有效管长加管口校正量之和;而管口校正量又等于管端校正量加末端校正量之和。


通过研究获知:竹笛的末端校正量,在笛子制成以后便稳定了;而管端校正量则随着吹奏方法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管口校正量随着管端校正量的变化而变化。音孔的位置,应该随着管端校正量的增大而升高,随着管端校正量的减小而降低;这就是说,竹笛的音孔位置不该是固定不变的。另外,笔者三十多年的箫、笛制作经验,也证明音孔位置可以在小范围内略作变动:音孔位置略微升高,只要将孔径适当缩小,就能保证频率不升高;若将音孔位置略微降低,也只要适当增大孔径就行。弄清了这些关系之后,就完全可以在笛管上最适当的位置开孔,并通过指法的合理组合,以保证最高音“ re, d4—sol, a4",乃至更高的音能被吹出來。


 此外,笛膜赋予竹笛以特殊的音色,但是吹奏高音时笛膜对能量的消耗很大。为了增宽竹笛的音域,我们应该找到吹奏最高音“ re,d4— sol,a4" ,乃至更高音时笛管上振动最小的地方开膜孔。笔者深信,在此点上开挖膜孔,无疑对增宽竹笛音域有利。


笔者认为,我们还应该在竹笛上做增开高音孔的实验。乐器工艺史证明,好多管乐器都因为有了高音孔才有较增宽音域的。例如单簧管就是先开高音孔增宽了音域以后,才配以波姆键的。 总之,当我们加强了竹笛制作研究而使竹笛制作更趋科学化以后,必有利于吹奏指法的合理组合,于竹笛音域开拓研究必然有利。要谈竹笛音域的开扩,并被广大演奏者所掌握,恐怕是很难做到的。
(载《中国音樂》1999 年第 2 期)

« 上一篇下一篇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