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2018
10

追寻四年 为学尺八一曲

追寻四年 为学尺八一曲
原本于去年中,已经跟华懋集团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杨光进行访问,但是在约定日期前一星期,华懋有高层涉及官司,访问被迫延期,记者今年初再次联络杨光的秘书,终于完成这搁置约大半年的访问。当记者跟杨光见面时,他说接受这访问的主因是被记者的诚意感动,相比杨光花四年光阴,透过各个不同机构,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用长途电话及传真寻找日本传统乐器尺八的老师,记者这半年不算得是甚么。虽然他首次学习吹奏尺八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但是现在于香港懂得吹奏尺八的不足十人,大部份均是杨光的学生。
 


在访问前,于互联网输入「尺八」(Shakuhachi)一词,不少文章及影片都描述尺八这种日本传统乐器,是音乐苍凉辽阔兼具恬静意境。不过,经杨光示范多首乐曲后,见识过他用尺八奏出六十年代的英文民歌《The House Of Rising Sun》,对尺八的印象完全改观。一九七九年,杨光为香港大学建筑系毕业生,多年来从事建筑及地产行业,现在他不仅是地产公司高层,还是香港首屈一指的尺八演奏家,曾在澳洲雪梨歌剧院演出,屡获日本文化协会及日本领事馆邀请演出,还以尺八出过唱片、参加电影配乐,包括谢霆锋及刘青云主演电影《消失的子弹》及陶杰执导电影《爱.寻.迷》,又于不少音乐会表演,在音乐界的活跃度绝对跟专业音乐人有得比。

武士剧启蒙 澳洲拜师
杨光本是长笛高手,在皇仁书院读中学时,曾在校际音乐节夺长笛冠军,还担任青年管弦乐团首席笛手,

被挑选到苏格兰参加首届国际青年音乐节。那些年,他也喜欢看日剧,除了青春体育剧《青春火花》及《柔道龙虎榜》等,杨光特别喜欢武士剧,因为戏中常有一种特别的声音。当时他不知予人感觉很有灵性的声音是从哪种乐器发出,其后才得知是尺八的乐声,到日本公干时顺道买了首支尺八,他便写信到日本领事馆及日本文化协会请教在香港哪里能够学尺八,惟对方回覆定居香港的日本人中,并无尺八老师。
虽然他有吹奏长笛根底,但对着同样是用气吹奏的尺八却无从入手,「尺八是难学的乐器,音孔前四后一,只得五个音,但要吹出十二平均音律,不像长笛或其他乐器,可以科学化地演奏出正确音调,尺八是非常需要人为技术搭够,还有发音也要花时间去掌握,音淮要求高。」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找到一张尺八唱片,便写信到越洋的唱片公司求助,结果灌录该唱片、旅居日本学习尺八的美国音乐家John Kaizan Neptune回覆他,适逢Neptune来港参加香港艺术节表演,顺道为杨光作首堂尺八的导师。

八十年代初,杨光要到澳洲工作,Neptune介绍首位非日籍取得尺八最高等级「大师范」资格、旅居澳洲的美国音乐家Riley Lee给杨光认识。从写信到日本领事馆至拜Riley Lee为师,这足足花了四年才如愿。每星期来回花上一个半小时车程到教室上一小时的课堂,约三、四年已经掌握Riley Lee最精通的竹保流,师傅又引荐杨光跟他的同门师兄田嶋直士与其师傅横山胜也学习,「那时每年有约二十多天的年假,每次用八至十天从澳洲飞到日本学尺八,住在他们的教室,白天在教室帮忙打点,晚上就上堂。」一九九四年,回流香港工作,自此没有定期跟师傅上课,但就因为他获邀在香港演出尺八,有观众渴望学识尺八而拜他为师,当中包括哲学博士、平面设计师及在大学修读日本研究系的学生,还有一位日本银行家,每年只上几堂学一首歌,为公司周年大会表演。

请杨光示范,当他演绎完一首九州民歌《五木の子守呗》后跟记者说,「这不仅是一首在日本耳熟能详的民歌,它抑扬顿挫的旋律能充份发挥尺八的特色及技巧,是我一直以来的练习曲。」由于他有长笛根基,学习尺八较容易上手,跟Riley Lee学了三、四堂,已经学习这曲,而他的学生平均需要十多堂才学这练习曲,「有些学生就是捱不过吹出正音,没有继续学尺八。」杨光无奈地说。

素未谋面 即兴奏无名曲
即使他的房间安装了隔音设施,但不想影响办公室其他同事,亦只能轻轻吹奏,所以邀请记者出席当晚举行的日本筝与尺八音乐会,欣赏真正的尺八音乐,还说他会担任嘉宾,在安哥部份跟台湾尺八演奏家刘颖蓉合奏,「我们今晚将是第一次见面,一见面就要合奏。」何时綵排呢?「放工就去,没有时间了。」在艺术中心剧场坐满约二百多位观众,在音乐会尾声,当刘颖蓉独奏时,坐在观众席的杨光突然站起来,吹着尺八走到台前并跟刘颖蓉合奏,他俩只靠聆听着对方的音律,再作出相应乐声。这首无名的即兴美妙乐曲,像是经过无数綵排后的结果,又一次音乐是共同语言的示范。

杨光
现任华懋集团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
具备建筑师、非执业大律师、仲裁司、调解员专业资格
尺八演奏家
长笛高手
 

日本浪人 尺八代武士刀
尺八由竹子的根製成,是中国传统木管竖吹乐器,因其长度多为一尺八寸而得名。隋唐时,尺八是宫廷主要乐器,但至宋代,民间的箫、笛取代了尺八,并逐渐在中国消失,近年才由日本传回中国。尺八能够在日本流传,并成为日本传统乐器之一,其原因可追溯至唐代,日本遣唐使把尺八带到日本,现时在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就存有当时传入的八支唐尺八。
在十四世纪前,日本尺八与宗教有莫大关系,尤其以佛教普化宗僧人用作禅修最为人所熟悉。江户时代(1603至1867年)许多没落的武士成为浪人,并以虚无僧身份掩饰,用尺八代替武士刀作为武器,虚无僧制度于明治四年(1871年)被废除,尺八才开始在民间普及。日本尺八流派众多,惟其源头均为普化宗,按记谱方式及乐韵特色自成一派,随着时代转变,部份派别已经无人后继,现在流传的还有十多个流派,如琴古流、都山流、竹保流及明暗流等。早期,不同流派不可学习其他流派曲目,至现代这样的门派界限已淡化,可随意学习各种流派并混合创作,现代尺八既可独奏,亦可对奏,还常与日本筝、三味线,甚至其他中西乐器合奏。

本文摘自苹果报

« 上一篇下一篇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