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2018
08

洞箫的历史

 

洞箫简史

 管乐器。简称箫。古代的箫以竹管编排而成,称为排箫。排箫以蜡蜜封底,无封底者称洞箫。后称单管直吹、正面五孔、背面一孔者为洞箫。发音清幽凄婉。
  《汉书·元帝纪赞》:“ 元帝 多材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箫。”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箫之无底者。” 元 仇远 《宿集庆寺》诗:“听彻洞箫清不寐,月明正照古松枝。”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 林 ,你还爱我吗,像从前那样?’她忽然问,声音像春夜吹的洞箫,阴云遮了眼睛,像是要落雨了。”
  2. 汉 王褒 《洞箫赋》的简称。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子渊 《洞箫》,穷变於声貌。” 唐 李德裕《雨中自秘书省访王三侍御以诗赠之》:“ 王褒 轶材晚始入,宫女已能传《洞箫》。” 清 钱谦益 《赠徐存永陈开仲过访见赠》诗之一:“空传父老摩铜狄,无复宫人记《洞箫》。”


 箫的来历
  箫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我国考古发掘最早的乐器是属于新石器时期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骨笛,距今有八千多年的历史。贾湖遗址延续1500年即9000年前到7500年前,发现的骨笛包括5孔,6孔,7孔,8孔,众多实物证明,骨笛在此由5孔发展到8孔的完整历程。历史上亦称为笛,唐以后方专指竖吹之笛。原称“洞箫”,现简称“箫”。我国古老的吹奏乐器。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
  箫笛同源,都是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新石器时代开始以竹制作。在秦汉至唐,箫是指编管的排箫。
  相传此种乐器原出于羌中。清代以前的箫多指排箫,汉代的陶俑和嘉峪关魏晋墓室 碑画上,已可见到吹洞箫的形象。但单管箫当时多称“笛”。
  箫在汉代时称为“篴”、“竖篴”或“羌笛”。羌笛原为古代居住在四川、甘肃一带的羌族人民的乐器,最初只有4孔(3个音孔加管口1孔),西汉京房(字君明,公元前77~前37年)在后面加了一个最高音孔后,成为5孔箫。
箫的发展
  西晋乐工列和、中书监荀勖所改革的笛为6 孔(前5、后1),其形制与 今天的箫已非常相似了。东晋的桓伊,擅长音乐,他有一支蔡邕的柯亭笛(箫),是江南数第一的吹箫名手,地位和声望都已很高。他曾为素不相识的王徽之吹奏过三段乐曲,在历史上被传为佳话。
  魏、晋、南北朝时,箫已用于独奏、合奏,并在伴奏相和歌的乐队中使用。
  唐代以前,笛箫通常不分,至唐代,出现了前面六孔、旁边一孔,加有竹膜的笛子,此时笛箫概念基本分开,横吹为笛。竖吹为箫。
  清代,箫的形制与现在完全一样。

 

« 上一篇下一篇 »

相关文章:

论箫的大漆工艺  (2019-9-26 17:23:50)

梦回长安 尺八曲 箫曲  (2019-8-31 9:27:13)

尺八曲《短歌行》箫曲简谱  (2019-8-28 14:58:21)

心如止水 尺八谱 箫谱  (2019-8-20 0:6:4)

今古箫声说尺八  (2019-8-5 17:31:38)

有笛子洞箫基础学尺八的优势  (2019-7-28 14:39:51)

古文新译《洞箫赋》,一曲洞箫的颂歌  (2019-7-1 22:39:0)

郭大强谈箫学习五声音阶练习法  (2018-12-21 11:51:10)

洞箫制作之出音理论  (2018-11-22 8:59:14)

洞箫制作的吹口形制  (2018-11-22 8:55:11)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