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箫种类 廖锦栋 大头箫类(桂竹,石竹,孟宗竹含根部製作) 一 南管箫(南管尺八) 十目九节尺八长,折衷音律音孔六孔,凤眼两孔。有U型吹口,V型吹口与半UV吹口三种。种类有洞管用DG尺八(升50音分),大陆品管用FbB。我个人实验製作低八度洞管用AD(升50音分),及唐吹口六孔洞管尺八。 二 八孔南箫 不拘竹节与音孔位置,十二平均律音孔八孔或七孔,凤眼两孔(或有人不开凤眼),U型吹口居多,亦有人製作V型吹口。可以有十二管不同长度与音高的制式。 此类箫可以製作长尾管或短尾管,甚至无尾律长管,其音色展现不同。(尾管指出音孔以下的长度) 吹口差异 长短尾段及无尾段比较 三 唐吹口南箫 唐式(外切型)吹口,製作成南管音律的六孔南管箫,或十二平均律八孔箫,可以有十二管不同长度与音高的制式。 还原古(唐)制六孔外切吹口,作者也实验唐吹口南管箫。此唐风箫吹奏南古管乐别有一番韵味,其细腻度与音色纯度都可以有优异表现,也可表现沙哑与大张力,为南管古乐增添另一领域。 四 日本尺八 日尺八吹口源自唐式外切型,但镶有牛角,其音孔有五孔(本曲专用)与七孔(歌谣与新曲用)两种。无凤眼的实际律管。每种都有十二管长短不同音高制式。以律管一尺八寸为标准(筒音D),每增减一寸相差半音为调高标示。 笔者手製七孔尺六管 尺六试音 中国屏箫类(採用紫竹类竹製作,不带竹根部,吹口有竹节屏蔽) 四 江南丝竹洞箫 有六孔孔与八种两种,六孔音律也有折衷律近匀孔型,也有十二律全音半音不同距离音孔型,八孔则是十二平均律型。 其出音孔离管尾距离比大头箫类长很多,补偿其管径小的低音不足的缺点。 五 琴箫 比江南丝竹洞箫更细管径的八孔紫竹箫,配合古琴合奏的音量,通常只有G调与 F调两种。 笔者也实验唐吹口琴箫,较细管径,配以纤细多变音色,在丝絃琴上有很好的搭配效果。有製作F调bE调等。 另笔者也实验製作超细管u口箫,内劲处以多泛音共鸣曲线,最细处约一公分直径的f调细管,音量虽小,却有令人惊艳的丰富泛音。细管介绍 笔者手製细管U口箫与标准唐口箫比较 六 玉屏箫 中国贵州所出产,细小水竹所製,以工艺品为多,演奏用很少。 笔者手製G调与F调北箫(U吹口,中小口径、长尾段距离,但吹口无屏蔽) 一样是f调箫,笔者实验管径大小及尾段长短的变化与特色 普遍习惯uv吹口的人吹外切吹口的常见问题 很多习惯一般洞箫的人,学习吹尺八或唐吹口箫,普遍都吹起来音高偏低,音色也比较闷,原因在习惯问题,这习惯关键有三: 1.箫与唇的位置关系 一般洞箫是内沟吹口,双唇中线对准洞箫外缘,吹口缺角外缘接近于洞箫外缘,气角度是往斜内沟吹.如此习惯一拿到外切吹口,一样放置位置,吹口会接近下唇,被下唇挡住了一半,不是吹不出声,就是吹声小而低,箫放置太低也!外切吹口的吹口线在缘周接近1/3处,因为被切去了接近1/3,若还是放在外缘就是偏低了,因此需要让双唇中线对准外切吹口锐利边线,然后箫放下45度左右,吹口自然出现,直直吹出就会有声音. 2.入气角度 延续放置箫与唇的关系正确后,唐吹口箫的入气角度与uv吹口有很大差异,就是上下唇的互动关系,唐吹口比较属于平吹出,uv吹口需要稍往内吹,一般习惯uv口风的人,若一样内吹法吹唐吹口,会让音色压扁,闷而带点杂音,让开口率降低,音准也会偏低. 3.气束 唐吹口需要较宽的口风,但一般人一放宽口风就会觉得费气,那是均匀度的问题,上下唇的开口,理想是扁弧线条开口变化,开口两边都是尖细的形状,透过双唇的开合,变化出气厚度来变化高低音,或音量变化. 一般习惯uv吹口的口风比较集中,切吹口没有充分掌握大弧度吹口,要吹出开阔的唐吹口音色尤其深叠共鸣是不容意掌握,甚至一直吹不出完全音色.
29
2018
10
洞箫种类 文松箫制作者廖锦栋
发布:尺八箫 | 分类:箫笛 | 评论:0 | 浏览:
相关文章:
论箫的大漆工艺 (2019-9-26 17:23:50)
梦回长安 尺八曲 箫曲 (2019-8-31 9:27:13)
尺八曲《短歌行》箫曲简谱 (2019-8-28 14:58:21)
心如止水 尺八谱 箫谱 (2019-8-20 0:6:4)
今古箫声说尺八 (2019-8-5 17:31:38)
有笛子洞箫基础学尺八的优势 (2019-7-28 14:39:51)
古文新译《洞箫赋》,一曲洞箫的颂歌 (2019-7-1 22:39:0)
郭大强谈箫学习五声音阶练习法 (2018-12-21 11:51:10)
洞箫制作之出音理论 (2018-11-22 8:59:14)
洞箫制作的吹口形制 (2018-11-22 8:55:11)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