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2018
10

廖锦栋(文松箫) 台湾古调乐坊

廖锦栋(文松)  台湾古调乐坊

文松的箫声 古调弹唱 与主人联络 山水閒情

Email:liaoson@gmail.com 工作室:松云庐 台北洞箫古调馆

Line与微信ID: liaoson

平生锺爱风流古 会曲知音絃管鸣 淡看人间名利事 琴书山水寄閒情 

廖锦栋,字文松,号了然山人,1957年生于南投竹山,定居台北。 八岁学笛,十岁学吹箫,十二岁学製箫,十三岁登台洞箫独奏,学习与传承南管、北管、民歌古调、吟诗等吹、拉、弹、唱等台湾民间传统音乐文化。

专业于电子影音工程及广播电视技术研发二十馀年,经济支持音乐与文化领域心行之路,不计名利从事洞箫古调音乐文化的演艺与薪传。

深研音律及乐器製作,以科学方法改良传统乐器,原创多重声波共鸣洞箫研製法获国家发明专利,革命性洞箫性能与音色,作品受国内外演奏家广泛爱用及佳评,为业界所指定演奏利器”文松箫”;以演奏与製作相辅相成,开创洞箫、唐尺八乃至横笛多重声波新领域的乐器性能与音色,并发展其吹奏应用演奏法[斜向运动口风],细腻变化音色表情浓淡及广大动态范围张力曲情,创立箫声浓淡美学,结合汉文化水墨书法之美,应用于洞箫独奏艺术推广。

    

毕生以洞箫修行,吹箫入禅,倡导放鬆箫法、吹箫之[道];与其妻子张美云成立台湾古调乐坊,以古调二人组从事洞箫与古调分享演出,行迹遍及海内外,出版[台湾古调]及[传心箫韵]系列CD计13片

建立〔传心箫韵〕及〔台湾古调〕网站,系统整理及推广台湾传统音乐,长期薪传台湾传统音乐文化。成立洞箫古调工作室,开放交流与教学传承数十年,累计近千人次,包含学院科班师生及不少外籍人士远道而来学习洞箫 、唐尺八艺术;建构〔洞箫古调论坛〕持续于网路线上分享、讨论

曾任乐师之团队:台北民族乐团、汉唐乐府、闽南乐府、台湾歌仔学会、北管梨园社、串门南乐团、台北奉天宫南乐团、松山慈惠堂国乐团等

重要活动:

1999韩国汉城亚太民族音乐学会演出

2003北京、2004泉州、漳州、厦门等巡迴演出

2005总统府前〔传艺迎春〕洞箫展览及演出

2007巡迴于德国达姆斯大国家剧场、汉诺威国际会议中心、布来梅音乐厅等五城市巡迴十场演出

2007国家音乐厅二十週年庆系列活动演出

2009受邀赴上海、南京、山东等地演出

2010受邀故宫85年院庆及华山起艺演出

2011年受邀四川文化交流巡迴成都、北川、平乐古镇等义演

2012年受日本邦乐雅乐协会邀请赴东京演出,以洞箫、唐尺八与日本尺八独奏交流演出

2014年台北市立国乐团乐器改革,吹管组全面採用文松手製多重声波共鸣笛,包含:高音笛、中音笛、低音笛等

2015年受邀参与韩国庆州国际传统管乐节演出

2016年受邀全球华人华侨春晚演出

发表论述:

南管音乐风格(南管曲牌大全)

南管曲牌探源(南管曲牌大全)

南管音律─洞箫对南管的影响(2000年泉州南音学术研讨会)

南管箫特色(台北国际洞箫大会)

南管之美(台湾古调网站)


« 上一篇下一篇 »

相关文章:

论箫的大漆工艺  (2019-9-26 17:23:50)

梦回长安 尺八曲 箫曲  (2019-8-31 9:27:13)

尺八曲《短歌行》箫曲简谱  (2019-8-28 14:58:21)

心如止水 尺八谱 箫谱  (2019-8-20 0:6:4)

今古箫声说尺八  (2019-8-5 17:31:38)

有笛子洞箫基础学尺八的优势  (2019-7-28 14:39:51)

古文新译《洞箫赋》,一曲洞箫的颂歌  (2019-7-1 22:39:0)

郭大强谈箫学习五声音阶练习法  (2018-12-21 11:51:10)

洞箫制作之出音理论  (2018-11-22 8:59:14)

洞箫制作的吹口形制  (2018-11-22 8:55:11)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