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特性与管式发展南管以固定调式记谱,若在品箫方面,则首调式与固定调式并用,据指谱大全(刘鸿沟编)于品箫音谱中记载,品箫每一孔都能做工,代表其转调方式式能如首调式转换,每一工孔均有四调,计有七宫(工)二十八调。但实际应用上只有洞管四调及品管四调较常使用。南管各种调式之形成及特色乃因为管乐器的特性所形成,以下就南管所应用的转调方式及其组合方式举例说明。 洞管五调洞管五调是常见的五空管、四空管、五空四X管、倍思管及四不应管。琵琶定音子线空弦和洞箫工音,品箫工音为开三孔闭三孔;因此品箫的洞管在指法上与品管降一全音。
管式 箫筒音 笛筒音 调高五空管
5 2 G四空管 6 3 F五空X管 2 6 C倍思管 1 5 D四不应 3 7 bB
虽然洞管以箫为管乐主奏乐器,偶而也会加入品箫合奏,或以品箫取代洞箫,例如〔百鸟归巢〕。吹奏洞管的品箫也有採用降低一全音的(近于C笛),俗称洞管品,方便以品管指法吹奏。 品管四调品管四调虽然以笛子为主奏乐器,应用于梨园戏曲中,为使戏曲节奏更明显,声音更宏亮,或加嗳子合奏,箫也偶而应用其中。品管四调在洞箫指法上,以原来“六”为工;品箫则是用其正管,盖上两孔为工。 管式 箫筒音 笛筒音 嗳筒音 调高五空管 4 1 7 A四空管 5 2 1 G五空X管 1 5 4 D倍思管 7 4 3 E
小工管小工管用于洞管演奏中,短暂使用品管调高时,琵琶不放线,维持原来调高,以六音做工音,旋律调高升高一度,做为部分洞管唱曲中,升高一度音时之应用,箫品指法与品管同。 大工管在台湾南管戏中,演变成南曲北鼓的“交加(高甲)戏”,南曲在其应用中,管式也有多样的变化,大工管流行于戏曲应用中,或名“挤(钱)管”,推论其由来与变化调高有关;为使调高调整不同需要,大工管应用于南曲唱腔中,有独特的韵味。大工管的演变以管乐转调手法,将洞箫以品箫洞管指法吹奏,全按当“下”音,工孔则是盖后孔及前上一二孔(原来士孔)。调高升高四度。琵琶指法与品管同,唯不调降音高,维持原来空弦音高。管式
筒音 调高五空管 2 C四空管 3 bB五空四X管 6 F倍思管 5 G X谱 X谱或名“吹谱”,
据说与唢呐(吹)合奏有关,此调专用于四空管之“谱”的演奏,尤其用于〔哭皇天〕谱。琵琶的“一”音位做工音。X谱的演变以管乐转调手法,将洞箫以品箫品管指法吹奏,全按当“思”音,工孔则是盖后孔及前上一孔(原来一孔),调高升高五度。戏曲中使用X谱也以四空管居多,也许因此从南曲移植到交加戏中的曲牌,也以四空管居多,诸如:相思引、四空北仔、慢头、将水、红绿袄等等。
管式 筒音 调高五空管 1 D四空管 2 C五空四X管 5 G 倍思管 4 A此音调的演变,
使四空管的五声音阶旋律,落在五六四X管的调高。 倍思反管倍思管升小三度,以四空六做工音,使倍思管旋律升高为四空管调高,洞箫指法也以四空六(放前第四孔)做工音,调高相当于F,旋律以五声音阶而言是四空管调高,使倍思管有另一番风味。 歌仔管歌仔管是南管演变通俗化的音调转变,以月琴(乞 甲琴)取代琵琶,以品箫(F笛)代替洞箫,降低大二度,此音调也常应用于南管戏戏中,此时洞箫或以低大二度的筒音c箫,以方便指法适应上的问题,琵琶定音也根据箫筒音定子弦空弦音;此管也流行于当今歌仔戏的外台戏及其它民间唱唸。
管式 筒音 调高五空管 5 F四空管 6 bE五空四X管 2 bB倍思管 1 C 由上述各管式中可以看出,南管虽以固定调式记谱,在实际应用中,乃兼用首调制之方便转调方式,其演变也与管乐器特性有关;多半是以管乐指法延伸使用,例如:洞管箫指法洞管品箫指法品管品箫指法品管洞箫指法大工管箫用洞管品箫指法X谱箫用品管品箫指法洞箫与品箫交互指法转调,这些转调的方式为典型七律制之反管应用,因此,可以明显看出南管各种调式,是因为管乐器的特性所延伸出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