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箫对南管音乐之影响南乐中的洞箫在整体旋律的完成上,扮演极重要角色;有人称之为“南曲之魂”、“传心之器”。
吹箫者在琵琶工尺谱的骨干音的架构下,箫弦法有相当的空间可以灵活发挥,与二弦共同将旋律完成,而二弦主要在于辅助箫声;因此,不同的吹箫者会有不同的引腔度曲手法,相同曲子亦可能因吹箫者之不同诠释方式,呈现出全然不同的风味。
本文从琵琶与箫音律的互动关系、洞箫吹奏手法及本质特性上,探讨洞箫对南乐之影响,包括在管式、旋律特性上所产生的结果。
音域范围与调高洞箫的音阶,由d到b2,跨越两个八度及一个完全五度音;琵琶也根据洞箫的音律范围定音,由最低的低工到最高的极X。可见南管音乐之音域范围以洞箫为基准。在绝对音高方面,如前所述台湾南管的绝对音高,高于一般音乐(a=440hz)定音之五十音分到一百音分(约a=450-466),据笔者对黄钟之长九寸的实验,其闭孔吹出之音高为#d,相近于现今台湾南管之工音音高,若开以吹口,吹出音高为c。另外再实验倍黄钟之长一尺八寸之管,开以以吹口,所吹出音高约在#C音;洞箫属于开孔乐器(见赵松庭【笛艺春秋】),开以吹口后,与原来闭孔吹音会有所差异,若要维持与闭口的九寸黄锺音高相同,则需加开定筒音之凤眼之音孔,使音阶升高;或许这是凤眼之由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