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2018
06

尺八名曲欣赏:打波 曲意介绍

 

打波(Daha)


"打波"一曲出处不明。据传和以前僧人街头拖钵化缘时吹奏曲目有关。内容有几段反覆吹奏的感觉,犹如大浪一波接一波翻涌而来,配合前后段使用"根笹派"特有的KOMIBUKI技巧做为收尾(有些演奏者全曲使用此技巧),长短适当的停顿(ma),抑扬顿挫且明快的气息变化,让这首曲子感觉节奏流畅,气势强烈.曲目初始,个人感觉有点像贝多芬交响曲的开头,明快且强有力。

结尾部份则与大多数的琴古流古曲略同,平缓而安静,大风大浪后一切终究需趋于平静.

英文有人翻译成 Breaking of Waves, 可比喻为破浪而行,突破困境勇往直前,强调意志力量与决心..因强调明快, 强有力,所以当体力不济,注意力,精神状态已显疲惫时演奏这首曲子,很容易让听者感觉到极大的落差.演奏时较常使用2尺4以上长管.西洋演奏家有时会以2尺7长管演奏.

吹奏时komibuki必需由强至弱,由大到小到无,是前后几行吹奏感觉的的重点,(有人吹奏时全曲使用komibuki.) ,刚开始ko-ko-ko-ro要明显有力,之后以komibuki收尾,  San No U(Kari U)在此曲用的很多,音高要绝对的正确.    5,7,9,14,16行要有如"弹力球"的感觉. 5,6,7&14,15,16行,在Tsu-Meri后面的Re的音容易偏低,吹奏时要注意.

曲目mp3欣赏.乐曲来源网站

优良演奏示范  http://www.esnips.com/doc/d04d8198-cf62-4fff-834f-0d179819a9c2/Shakuhachi-Daha

另外也可参考下列吹奏,比较差异处.

(( http://www.bamboo-in.com/index.html))

全曲由Alcvin Takegawa Ramos演奏  MP3 下载

转自台湾山城(王锦德)老师博客:blog.xuite.net/shakuhachi.taiwan 


« 上一篇下一篇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