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2018
10

台湾古调及传心箫韵石碇工作室

 山中三绝
山雨飘渺云若雾 雾中山色半沉浮 闲下无事山中住 清心洗尘意自如

山静但闻远梵音 停蝉忽觉已秋深 繁花落尽无人问 独有桂香满幽林

炉中薪火暖含香 云雾恋山正徜徉 最是主人能醉客 尘心洗净白烟扬

 松云庐座落于台北县石碇乡彭山村的山谷,后有茂密森林,前有数畴田园,远山云雾飘貌,入夜山岚伴蛙鸣

亲手建构简陋木寮避风雨、柴烧山泉入浴、虫吃馀菜叶、粗茶淡饭、抚琴品箫,淡泊有味

时有知交来访,管絃齐鸣

31
2018
10

文松答箫友:舌根向下,吹高音与超高音时,要加疾吹吐气流

箫友:舌根向下,好像在吹高音与超高音时,要加疾吹吐气流,加大力度,沉在小腹的气力就会感到吃紧,所以吹出的音也短促啸厉,尖锐刺耳。

文松答:唇控吐音不分任何吹口大小都可以应用,早期(民初)有位竹笛演奏家,忘了名字?我看过纪录片(电影数据馆),演奏快速曲子,用唇控法吐音,令人叹为观止!箫的应用比较简单,只要口风稳定中以上唇的闭、开来控制气的闭、出。气冲音与共鸣效果在u吹口也可以发挥得不错,台北有位箫友曾用u吹口演奏尺八曲〔第四风洞〕,相当神似尺八效果。只是箫曲的风格需要与否吧!唐吹口的气势会强烈些,那是吹口特性上的优势。共鸣也是,u吹口的共鸣层次也可以变化得与唐吹口接近,只是明朗度略少,配合内敛的风格,不是恰如其分?吹高音舌根向下与否,只要顺气,不要造成过度的肌肉紧张,只要出气顺畅,力度应该是由腹部而发,口腔是自然顺畅为主。

31
2018
10

月琴弹唱古调教学

月琴弹唱古调教学月琴弹唱古调教学影片系列: http://www.youtube.com/user/donsi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