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笛
新笛这种乐器,大概在十馀年前我刚开始接触国乐的时候,还蛮容易买到的。后来两岸开放交流以后,低音大笛的出现,似乎逐渐把新笛赶出了市场。一般的学校裡面,新笛的踪迹是愈来愈少了。
而在专业乐团中,印象裡北市国常用南方的大头箫以及大笛,很少看到用新笛。实验国乐团似乎是固定有一把新笛的编制,而高市国则一直到了最近,才由庄桂樱老师开始试用新笛。之前也都是用大笛或者箫来代替。
高市国原本的编制是两把梆笛两把曲笛,但是笔者为乐团编配乐曲时,通常会改採一梆一曲以及两把新笛的组合。
谈谈新笛
新笛这种乐器,大概在十馀年前我刚开始接触国乐的时候,还蛮容易买到的。后来两岸开放交流以后,低音大笛的出现,似乎逐渐把新笛赶出了市场。一般的学校裡面,新笛的踪迹是愈来愈少了。
而在专业乐团中,印象裡北市国常用南方的大头箫以及大笛,很少看到用新笛。实验国乐团似乎是固定有一把新笛的编制,而高市国则一直到了最近,才由庄桂樱老师开始试用新笛。之前也都是用大笛或者箫来代替。
高市国原本的编制是两把梆笛两把曲笛,但是笔者为乐团编配乐曲时,通常会改採一梆一曲以及两把新笛的组合。
最近在学术BBS国乐版上,掀起了一阵革胡VS大提琴的讨论热潮,相当热闹。
网站上有我的一篇『民族乐团的低音』文章,是五年前写的。时至今日,看了众多朋友的各种意见后,我的看法虽然多少会受到影响,但是整个结论还是相同的。
革胡与大提琴比较起来,以目前的现实状况来说,在乐器的质量上实在相差太远了,所以音色上的比较,在乐器品质差距极大这样的前提下,变得意义不大。所以即使有人像我一样认为革胡的音色比较适合国乐团,但是由于乐器的关系,革胡也是会逐渐被大提琴取代的。
广东高胡
广东音乐高胡的夹腿式演奏方式,是由广东音乐大师 吕 文 成 先生最先採用的。起初广东音乐的领奏乐器不是高胡,而是「二弦」,其型似大一点的京胡。置于左大腿中部演奏,也像京胡的演奏姿势。吕先生旅居上海期间,参考江南丝竹的南胡,将胡琴的定弦调成A E,或 G D。
当时的南胡比现在的略小。内弦用丝弦,外弦用钢丝弦。因为当时没有高胡专用的琴弦,调高定弦很容易出狼音,经他多方试验,发觉置于两腿间可以改善音色,所以广东音乐的高胡的夹腿式演奏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