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吹奏乐器,源于远古时期的骨笛。新石器时期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骨笛即箫的前身,距今有八千多年的历史。箫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它的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用竹做的箫至今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19
2018
09
11
2018
09
尺八、箫、笛子的区别
过去我一直以为“尺八”是日本特有的民族乐器。日本传统音乐演奏时,都是少不了“尺八”这种乐器的。直至去年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才改变了我的看法。文章大致的意思是,“尺八”原是中国古代乐器,后东传至日本,而在中国反而失传。最近有中国音乐工作者仿古制作了“尺八”,并按古乐谱演奏,大受欢迎。那篇文章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后来我翻阅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从中查到了“尺八”词条如下:
这两句的中文原文是:李师师道:“我便先吹一曲,教哥哥听。便唤丫鬟取箫来。
明明是中国的“箫”,怎么译成了日语中的“尺八”了呢?这一译法,令我难以理解。
为了弄清“尺八”和箫之间的关系,我进一步查阅有着资料。资料表明,“尺八”,箫和笛是三种不同的竹制的管乐器。“尺八”是中国古老的民族竹制吹奏乐器。竖吹,顶端豁口,吹口处斜面切削。它的形状、音响及演奏法与洞箫类似,但管身较箫短而粗,声音大于洞箫。唐以前称为“长笛”或“竖笛”。唐太宗时,为统一律制,命乐官吕才重定乐律,吕才根据律笛中黄钟笛的一“尺八”寸为标准,统将笛称为“尺八”。箫,又称洞箫,竹制管乐器。古时称若干竹管编的排箫为箫,后来称竹制单管直吹者为箫,横吹者为笛,又称横笛。现代的笛是由古时横吹的笛发展而来的。由此可见,“尺八”和箫虽然都是直吹的,但有明显区别,至多只是相似关系,不能相互代替。因此,把箫译成 “ŝakuhaĉo”是明显不妥当的。
那么,“尺八”、箫和笛应该怎样译成世界语呢?翻译表达特有事物的词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世界语中已有的词来翻译,二是,如果找不到恰当的对译词,可以用世界语中原有的的词意译,或音译再加描述性的意译。“尺八”、箫和笛这三种乐器都有共同之点,都是吹奏乐器,和世界语中 “fluto” 意思相近。“fluto” 的世界语定义是:Blovinstrumento, konsistanta el ligna aŭ metala tubo kun truoj (由木管或金属管构成的吹奏乐器,管上有孔),它在《世界语汉语词典》中被译为“笛”。这种西洋乐器有多种形式,有直吹的,有横吹的,因而可以利用它加适当修饰语对“尺八”、箫和笛进行描述性的意译。因为这三种乐器都是中国特有的(其中“尺八”是中日共同特有的)乐器,我们可以用音译加意译的办法来翻译这三个词。拙编《汉语世界语大词典》对这三个词的是这样处理的:
【尺八】 [chǐbā] <乐> ĉiba-o, antikva ĉina vertikala bambua fluto
【笛子】 [dízi] dizi-o, transversa bambua fluto: 吹~ ludi bambuan fluton
【洞箫】 [dòngxiāo] dongŝjaŭ-o, alia nomo por ŝjaŭ-o, vertikala bambua fluto
【箫】 [xiāo] ŝjaŭ-o, vertikala bambua fluto
16
2018
05
少云谈竹材对制作尺八、箫音色的影响
经常去乐器展,一直很留意在看各种乐器。发现一个比较特别的现象。像大提琴、吉它、钢琴等乐器,都有材料供应商参展。但箫、笛的材料,好像极少有材料供应商在参展。
少云管乐:竹材对制作尺八 南洞箫箫音色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