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2019
01

谈谈民族管乐器听觉训练在演奏中的作用

 

谈谈民族管乐器听觉训练在演奏中的作用

文:上海艺术研究所 陈正生 (2001/10/22)

常常听见人们议论民族乐器的製作不科学﹐并认定管乐器的製作尤其不科学。笔者认为﹐若说我们的管乐器製作不科学﹐似乎尚可讨论﹐因为科学与不科学的界限是相对的﹔若说中国的管乐器製作不规范﹐那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中国的铜管乐器很不发达﹐只有先锋﹑钦筒这少得可怜的几种不能演奏旋律﹑只能渲染气氛的铜管乐器﹔用来演奏旋律的管乐器几乎都是竹管乐器。竹管乐器所使用的材料﹐乃是天然生长而又未曾经过车削加工的竹。这些天然的竹质材料﹐由于各自的生长环境存在著差异﹐其两节间的长度﹑内径﹑管壁厚薄﹐以及两端管径差等影响製作规范的诸多因素﹐也就存在著千差万别。我国古代虽然有“黄锺正律”这一颇似绝对音高的标准音﹐但是民间制笛从来是不依据黄锺正律来确定笛子音高的。本世纪三十年代起﹐上海大同乐会郑觐文开始用a1 = 440 Hz(赫兹)作为标准音制笛。如今按十二平均律製作的笛﹐更是以a1 = 440 Hz 作为标准音製作笛子了。

03
2019
01

笛的选择与保养

 

笛的选择与保养

文:上海艺术研究所 陈正生

“事欲善其功﹐必先利其器”。有一支好笛子﹐无论是对初学者增强学习的信心﹐还是对演奏者演奏获得成功﹐都起著极其重要的作用。一般的演奏者总想拥有几支趁手的好笛子﹐如何选择好笛子﹐若不够理想能否补救﹖以下就想讨论这问题。

那麽该如何选择笛子﹐其优劣该如何判断呢﹖笛子的优劣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注意材料的良秀﹐二是看做工的优劣。

首先来谈谈好的竹材的标准。好的材料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材料本身的优劣﹐二是管径大小﹑管壁厚薄与所选音调是否相称。

03
2019
01

竹笛膜孔小谈

 

竹笛膜孔小谈

文:上海艺术研究所 陈正生 (2001/10/22)

竹生长于亚洲,我国更是盛产竹子,因此,竹子不仅是製作生活器具的重要材料,更是製作乐器——特别是管乐器的重要材料。管乐器中最具我们民族特色的恐怕要算笛子了。笛子音色脆亮,是独奏、合奏和伴奏的重要乐器,少了它,我们的乐队就会逊色;但是竹笛少了膜,其音色也就大大逊色了。如今G调大笛与横箫和新笛的音调相同,主要差别就在于新笛和横箫没有膜孔。

笛子也称横笛,唐代名横吹,是没有笛膜的。唐代只有箫管上才有膜,宋元以后这膜就移至横笛上,而箫管就不再贴膜了,如今只有朝鲜箫才贴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