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2019
01

箫笛音孔修补方法

 

箫笛音孔修补方法


“吹鼓吹小站”上,很多笛手对笛子的音准发议论,对笛子音孔的修补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本人在此也提供自己对箫笛音孔的修补方法。

本人45年前就进行了箫笛製作。当然,本人的製作仅在于研究并满足于少量(包括自己使用)的需要,数量必然不多。儘管不象生产工人那样有产量的限制,製作可以从容裕如,但也难以保证每一个孔音孔都挖得完美、恰当,也时有个别音孔需要修补的时候。

箫笛音孔的修补可并不太省事。因为音孔本身就比较小,补,也只能补上薄薄的一点。该用什麽补?本人的修补办法可谓简单有效,不信,你可来试试。

03
2019
01

竹笛改革谈

 

竹笛改革谈

文:上海艺术研究所 陈正生 

我国盛产竹子,因此竹製品特别多。就以乐器而言,“丝竹”就成了民族民间乐器的代称:丝,乃是指絃乐器;竹,乃是指管乐器。管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当然是笛。中国的竹笛,音色优美,表现力强,是别种乐器所无法替代的。今日的竹笛所具有的优良性能,乃是数十年来无数研究家、製作技师和演奏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毋庸讳言,今日竹笛用于演奏之中,还存在者不少缺点,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本人自1948年与笛结缘至今,先学习演奏,再学习製作,更进一步研究它的发展历史脉络和演变概况,对笛也算有一己之得。今借“吹鼓吹小站”一席之地,与同好们交换意见。

03
2019
01

说笛 " 笛 " 到底是横吹还是竖吹呢?

 

说 笛

文:上海艺术研究所 陈正生 

谁都知道笛是一件古老的乐器。这儿不讨论出土的8000年前的“贾湖骨笛”,也不讨论出土的7000年前的河姆渡“骨哨”。因为这些实物作为乐器来说,还有不少让人不明白的地方。若从文献的记载来,最早记载笛的当数《周礼》,《周礼·春官》就记载著“笙师掌教吹竽、笙、埙、龠、箫、篪、笛、管”。但是《周礼》所载的笛与后世的笛是否为同一物件呢?这就不得而知了。

时至汉代,笛的起源就有三种说法:一说是汉武帝时人丘仲所造,一说为张骞出使西域由西域带回;一说乃由羌笛改进。那麽这三个说法究竟哪一个对呢?也许都对。因为不仅是古代,即使是现代,不仅一种事物往往会有多个名称,而多种事物也常常有同一个名称,我们目前没有根据证明它们是同一件乐器;若为同名异物,其来源就当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