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2018
10

文松箫作者谈乐器特性与管式发展

乐器特性与管式发展南管以固定调式记谱,若在品箫方面,则首调式与固定调式并用,据指谱大全(刘鸿沟编)于品箫音谱中记载,品箫每一孔都能做工,代表其转调方式式能如首调式转换,每一工孔均有四调,计有七宫(工)二十八调。但实际应用上只有洞管四调及品管四调较常使用。南管各种调式之形成及特色乃因为管乐器的特性所形成,以下就南管所应用的转调方式及其组合方式举例说明。 洞管五调洞管五调是常见的五空管、四空管、五空四X管、倍思管及四不应管。琵琶定音子线空弦和洞箫工音,品箫工音为开三孔闭三孔;因此品箫的洞管在指法上与品管降一全音。

27
2018
10

文松箫制作者谈十二律与七律之折衷

 十二律与七律之折衷由于南管调式由管乐器的转七调模式延伸而来,在转七调的管乐器中,是在匀孔制管才能达成。明清律家方以智在【通雅】中提到「以笛列七,则尺、上、乙、五、六、凡、工是也。.....每一调则闭二字,如闭凡、上二字,则为平调,闭凡、乙二字则为正调,闭五、尺二字则为梅花调,闭六、尺二字则为絃索调,闭五、工,则为凄凉调,闭乙、工,则为背工调,闭上、六,则为子母调」。

27
2018
10

文松箫制作者谈南音箫大曲风格

 

大曲风格南管音乐曲调给人有特殊的感觉,在旋律中跨越传统音乐五声音阶的模式,使旋律模式变化宽广,保有古乐犯调之风,与箫管特性有相当关系。在王耀华,留春曙【南音初探】中提到“同均三宫”的理论,说明南管音乐上,跨越两个或三个不同宫系的五声音阶。笔者认为此现象与洞箫有很大关系,笔者曾在【南管曲牌大全】下集中,以一篇〔天籁之音、箫韵之华〕论南管音乐风格;认为南管音乐乃发挥箫之极致表现,尤以五空管更能代表,因此“南管,箫韵之华;五空管,南管之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