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2019
01

谈谈六孔箫笛的制作

 谈谈六孔箫笛的制作

 一位乐友告知,有位台湾笛子爱好者欲通过商家让我制支匀孔笛。听说他请人制作了多支,总难满意。
我只能付之一笑。理由是,我靠十年不为商家制作箫笛。我还见过网上有人出让说是我制作的紫竹笛。说
穿了,我一生只制作过一支凤眼竹笛,当年送给了我的老师吴造峨,此外从未做过紫竹笛。当然这支紫竹
笛根本就与我无关。
 言归正传,那么六孔箫笛制作有什么可谈的呢?实际上这一问题大有讨论的必要。原来如今的六孔笛
都是按照十二平均律校音的,要按照原先的匀孔笛制作、校音,有一定的难度;而如今的演奏都是以十二
平均律为音淮标淮,而六孔箫既要合乎手指按孔的生理要求,又要符合十二平均律的音淮要求,也不是件
易事。
 匀孔的六孔箫,若依照十二平均律校音,看上去似乎不可能达到音淮要求,其实不然。解决的方法是,
将六孔箫的第二孔开挖成紧邻的两个小孔,它的音就能获得极大的增高。如此处理,不仅使它同第三孔的
音程保证为小二度,而将这两个小孔的上一孔淹没,它同第三孔的音程就成了大二度,多半音,不就方便
了转调?
 六孔的匀孔笛的制作,要远比匀孔六孔箫难得多。何以见得?原来六孔箫的难题仅仅是解决第二孔的
音高问题,音淮得到保证,问题不就解决了?六孔的匀孔笛的难题是,六个音孔要等距离,要能转全七调,
同时又要七个调的音淮得到保证。至于匀孔笛的音孔位置的确定,并不是难题。匀孔笛的制作有明代公式
和清代公式,我是主张用清代公式的。理由不仅是清代公式的音淮比较容易控制,而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
的匀孔笛制作,都是用的清代公式。
 我曾将清代匀孔笛的制作公式告诉了很多人。清代公式很简单:
Ln = L0[0.85 − (n −1)0.085](式中的Ln为吹孔至某孔距离,L0为吹孔至底孔长)
当然,有更简单的方法,即校好底孔以后,在有效管长的 85%处确定第一孔,然后将第一孔至吹孔的长度
折半,就是第六孔位置,然后将第一至第六孔距离五等分,以确定中间四个音孔的位置。这就是匀孔笛清
代公式,问题就那么简单!
 匀孔笛的音孔位置的确定就那么简单,那么依此是否就能制作出合意的匀孔笛呢?否!原因何在?原来
要制作好、演奏好匀孔笛,有两个要求:一是制作者和演奏者要有匀孔笛演奏时的音律感性认知,二是匀
孔笛制作时吹孔和音孔大小的开挖,能让演奏者通过气口和叉口指法的调节,能方便地转全七调。
 所用受过专业听觉训练的人(例如音乐院校的视唱练耳),听了匀孔笛的演奏,马上就感觉到音淮太
差!原来匀孔笛的律制,与三分损益律、纯律和现行的十二平均律是两码事。这种律制,杨荫浏先生曾给
它取名“等差律”,也有人认定它是“七平均律”。这些名称都是名不副实的,因为它们都完全没有反映匀
孔笛的音律实际。何以见得?谁都知道,无论三分损益律、纯律,还是十二平均律,都有具体的音淮标淮,
而匀孔笛,恐怕谁也拿不出其音淮标淮。正因为它没有很具体的音淮标淮,制作时校音岂不就成了难题?
 原来笛子的音孔位置已经完全确定,那么制作校音时的奥秘何在呢?原来笛子的音孔位置确定了,但
是吹孔和音孔的大小并没有完全确定;这是制作者校音时所必须充分认知和必须掌握的。因为吹孔和音孔
的大小,不仅决定了音高,还决定着管口校正量。吹孔的大小,方便管口校正量的控制和修正,是能否在
转七调时获得量好音淮的关键。由于竹子管径大小不同,管壁厚薄不等,以及两端管径差的差异,都给匀
孔笛制作是开孔造成不确定性。这都得靠经验,即所谓“只可心领、不可言传”的菁华所在。

03
2019
01

箫笛製作工艺述评

箫笛製作工艺述评
陈正生
 一支好的箫、笛,应该具有音色优美、音准良好、音域宽广、音量易于控制等特点。一支
箫、笛,要同时具备这些良好的条件,是极不容易的:有的受材料本身的具体条件影响,有的
受不够科学的製作工艺影响,有的涉及到演奏者吹奏方法的欠当,从而使乐器的良好性能不能
充分发挥。换句话说,一支良好的竹材,需要通过良好的製作工艺,加上演奏者嫺熟的技巧,
它那良好的性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如今撇开演奏技巧不论,单从製作工艺上对这些问题作
点分析。这是一个我们至今尚未认真讨论过的问题。
 50 年代中期,笔者虽然已开始製作箫和笛,但刚起步,体会不深。记得当时的曲笛,常用
音域爲 5
‧— (a
1
—a
3
),而要奏 (b3
)已不容易。笔者当时所製作之笛,不仅 音易于奏出,
且音色良好。50 年代后期,笔者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当时已要求笛子奏出二组半音(5
‧— ,
即 a
1
—d4
)。 音虽然偶尔奏一下,且属短促音,但吹奏此音时,总觉惴惴。80 年代初,笔者
利用业馀时间重操中断了廿年的研究,此时的製作仍无进展,所制之笛,音域仍爲二组半。近
年来笔者对箫笛的製作工艺稍作改进,而所制之笛,音域已近三组(5
‧— ,即 a
1
—g
4
)。笔者
也曾怀疑这一效果是否由于自己演奏水平有所提高而致,故而就这一问题进行了验证。
 笔者五十年代所制之笛,已荡然无存,取八十年代初所制之笛吹之,无论气息如何控制,
指法如何改动,琢磨的结果,音域只能是二组半,且 音躁烈。另取近年所制之笛吹之,音域
也确实能达到 5
‧— (a
1
—g
4
),最高的几个音也易于吹响。另外,笔者又取 80 年代初期所制之
笛再作分析,用间接吹奏的方法激发该笛成声,结果发现,音域竟可达三组(a
1
—a
4
)。只是间
接吹奏出的各音,不仅音量小,而且音色也欠丰满。笔者认爲,吹奏出的音,音色之所以丰满,
乃是口腔参与了笛腔气柱振动时共鸣的缘故。
 以上实验证明,吹奏方法和製作方法,同样影响著箫笛的音域和音色。
 从製作方法上对影响箫笛音域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无外乎是对吹孔的大小、形状是否得
当,膜孔的大小、形状和位置是否得当,各个音孔的位置是否得当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记
得 50 年代末期,爲了能奏出 音,常将笛膜绷紧,这样 音虽然易响,但其馀的音就闷。如今
对膜孔作了改进以后,吹 5
‧— 诸音时,笛膜也毋须绷紧,从而保证了各个音区音色的统一。
 箫和笛都有六个音孔(连同底孔只有七孔),目前至少能奏出二组半音,按自然音阶计算共
可奏出 18 个音。这 18 个音中,除 7 个是改变气柱长短奏出的基音外,其馀 11 个都是泛音。笛
和箫若要增宽音域,其办法只能是要求奏出更多的泛音。絃乐器的泛音,同按弦指轻触弦上的
节点有关。例如轻触弦上 1/2 处,奏出的便是比基音高八度的第一泛音,轻触 1/3 处,奏出的
是比基音高十二度的第二泛音。这儿触弦点便成了关键:轻触点上,泛音清晰;偏离过大,泛
音不能被激发,或者奏出的是另一个泛音。同样,箫笛的泛音的激振,也靠指法的组合,音越
高,指法的组合越複杂,这也同样证明,箫笛泛音的激发点,对泛音的激发有重大影响。爲了
能在箫笛上激发出更多的泛音,因此优选音孔的最佳位置,亦应当成爲箫笛音域开拓研究的内
容。
 目前乐器厂生産箫笛,都用划线板确定音孔位置。此乃是传统的百分比定孔法。爲此,不
少同志认爲,这一比例一旦确定下来就不该随意挪动。实际上划线板上规定的比例不必恪守。
这不仅因爲每件乐器的音“淮”都是相对的,实际上音孔位置有了微小挪动以后,也完全可以
通过音孔大小的变化来校正频率:音孔位置如果略微上移,频率就会微有升高,此时只需要将
音孔略微开小一点,音高就会得到校正;相反,如果音孔位置需要下移,爲了防止频率偏低,
此时也只需要将音孔稍微开大一点也就可以了。这说明,目前乐器厂製作箫笛的划线板所提供
2
的音孔位置,仅仅应当看作是开孔的参考。此外,製作箫笛的材料——竹子的具体条件,是千
变万化的,用统一的办法製作箫笛,其使用效果又怎么会全部理想呢?
 目前不少乐器厂製作箫笛,都使用音分仪校音。音分仪的使用,对提高箫笛音准质量,无
疑是有重大意义的。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但是,音分仪是死的,人是活的,这儿也涉及到使
用方法的问题。记得数年前,有位很有点名气的箫笛製作技师当笔者的面夸口:他们製作的箫
笛,音准误差小于 1 音分。笔者知道这是一位既不懂音律学,又不懂音乐声学的同志,不必多
加争论。实际上要求乐器的音准误差小于一音分,是件很难的事,何况箫笛!就以曲笛来说,
筒音爲 5
‧(a
1
),频率爲 440 赫兹,那么最高音 (d4
,2349.32 赫兹),同比它高一音分的音(2350.68
赫兹)同奏,也需要 0.74 秒才能出现一次拍音,而比 a
1
(440 赫兹)高一音分之音同 a
1 同奏,
却需要 3.9 秒才能出现一次拍音!由此可见,要保证小于一音分的误差,该有多难!何况还涉
及到一些技术问题。
 箫笛的音准问题,是一个很複杂的问题。它首先涉及的是音准的准则——律制,其次才是
围绕达到某一音准要求而在製作上所应採取的方法,此外才是演奏者的音准训练和控制。本文
拟就箫、笛的製作工艺方面作点分析。
 箫笛的历史虽然悠久,但在一般情况下可谓製作无方。因爲从史籍的记载来看,过去制笛,
绝大多数都没有提及具体的音准标准。标明具体的律制和音准要求的,只有《晋书·律曆志》所
载的,设计于西元 274 年的“泰始笛”,以及本世纪三十年代“今虞琴社”彭祉卿所设计的“雅
箫”(琴箫)。
 泰始笛和雅箫,所用的虽然都是三分损益律,但是它们各个音孔的位置,都可以化成很统
一的百分比。荀勖所设计的十二支泰始笛,各个音孔位置所占有效管长的百分比如下:
音名 商 宫 变宫 羽 徴 变徴 角
百分比 49.61 56.64 60.03 68.36 77.73 82.25 100
而彭祉卿所设计的雅箫,不论是黄锺还是大吕,其各个音孔所占有效管长的百分比都爲:
孔序 第八孔 第七孔 第六孔 第五孔 第四孔 第三孔 第二孔 第一孔 底孔
百分比 51.1 54.4 58.7 62.5 71.6 76.1 82.2 87.3 100
 从上面所列的两张表来看,相应孔位的百分比,有校大的出入。实际上这是由于泰始笛的
样式同雅箫完全不同的缘故。
 此外,历代製作箫笛所用爲何法,今已很难探知。明清二朝,制笛虽有公式,而这公式仍
然是标标准淮的百分比。其比例如下表:
孔序 第六孔 第五孔 第四孔 第三孔 第二孔 第一孔 底孔
百 明笛 42.5 51 59.5 68 76.5 85 100


清笛 43.5 52.2 60.9 69.6 78.3 87 100
 如今製作笛子用“划线板”。划线板乃是一块板,上置九根平行线。这九根平行线所标明
的一端爲吹口,另一端爲底孔,另 7 根则爲膜孔及 1—6 孔的位置。此法仍然是标标准淮的百分
比。制笛时,虽然音孔及膜孔的位置时有改动,但确定音孔位置的方法却始终没有改动。
 从表面上看,泰始笛、雅箫、明清二代的制笛公式和现代的划线板,都是用的百分比,但
是其性质却有明显的不同。泰始笛和雅箫,有明确的标准音高——黄锺正律,有明确的音准标
准——三分损益律;今日的箫笛也有明确的标准音高——a
1
=440 赫兹,有明确的音准标准——
十二平均律;明清二朝的笛,不仅难以言明其精确的标准音高,更难言明其准确的律制。有人
认爲,明清的笛,乃至解放初期的笛,由于“均孔”,当属“七平均律”,这是不足爲凭的一

 如今製作箫、笛,用划线板确定音孔位置。这办法看上去虽然十分方便,但亦有不便之处,
那就是很难确定箫、笛的基本管长。应该如何求箫、笛的基本长度?以下拟从音乐声学的角度
3
作点分析。
 箫、笛属于开管乐器,这是毫无疑义的。根据物理学家的研究,认爲作爲箫、笛这类开管
乐器二
,其两端应该是振动之空气柱的波腹,中间是基本频率的波节,因此管内的气柱长(l )
爲 2
1 波长(λ ),即 2
λ l = 。
 由于频率( f )同声音速度(c )成正比,同波长成反比,可得公式: l
C C f 2 = = λ 。
 对于开管乐器,实际振动的气柱波长,爲箫、笛的有效管长(l )同管口校正量( ∆ )之
和的两倍,故而 ( + ∆) = l
C f 2 。
 从以上公式又可求得有效管长: = − ∆
f
C l
2 。
 照理,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就可以求得各调箫、笛在不同内径情况下的有效管长。而这公
式的难以应用,就难在不仅对该公式所选用的物理量需要进行分析,并且需要对该公式的严密
性进行分析。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频率公式中的声速 C。据物理学家的测算,声音在 00
C 时一个标准大
气压下的速度,爲 331.45 米/秒;前几年,加拿大籍华人、高级工程师黄崇贯测算爲 331.29 米/
秒,二者相差并不大,两种声速对频率的影响仅爲 0.84 音分。又据测算,当温度每升高 10
C 时,
声速增加 0.61 米/秒。但这是大气中(自由空间)的声波速度,而不是细长管子中的声波速度。
如果我们能测算出声波在不同内径的管子中的粘滞阻尼(η ),那么就可以计算出不同粗细管子
中的声波速度(C),即:C = (331.29 + 0.61t)η 。
 其次,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管子中振动著的气柱(l )。不少声学家和律学家都认爲,气柱长
等于有效管长同管口校正量(Δ)之和。
 关于管口校正量,都认爲它应该是管端(吹奏端)和末端校正量之和。这一观点是否正确,
以下将作谈论。
 不少专家认爲,振动著的气柱突出管子末端一段以后,气柱的压力才能同外界气压相等。
这突出的一段被称作“末端校正”。据瑞利(Lord Rayligh)研究,爲 0.6R(R 爲管的半径)。
实际的情形又如何呢?笔者的研究证明,0.6R 的末端校正,只适用于末端没有侧面孔,且管子
又爲标准管(两端无管径差)的情形。中国的箫、笛,由于末端有一对调音孔,故而末端校正
量要比 0.6R 大得多;若无调音孔,由于竹子两端有管径差,也不能爲 0.6R③
。取两支长度相等、
吹奏端管径相同的管子,两支管的吹孔相同。从吹奏出的频率可知,末端细的一支频率低,能
不能说末端细的惯量大,从而使末端校正量增大而导致频率降低了呢?恐怕不能。笔者认爲,
末端渐细,导致气柱振动时粘滞阻尼增大,从而使声速减缓,频率也就随著降低。当然,声速
的减缓必导致频率的降低,同样,末端校正量的增大也导致频率的降低,究竟是哪一个物理量
的改变导致了频率的变化?希望我们的声学家能进行验证,并从中找出规律,以求对频率公式
中的末端校正量作出切合实际的规定。
 关于管端(吹孔)校正,赵松庭先生首先作了详细研究。赵松庭先生认爲,管端校正量是
“不变的”,这却未必切合实际。
 笔者实验发现,无论是哪一支箫笛,激振整支(六孔全按)笛箫的气柱或某一音孔所获得
的音高,同吹奏时所获得的音高相比,要高得多。这是什么缘故?吹奏时,口唇总是要掩没一
部分吹孔的。就以竹笛爲例,笔者发现,口唇掩没吹孔的部分越多,奏出的音调越低。究其原
因,究竟是因爲掩没吹孔部分越多而导致了管端校正量的增大,还是导致了气柱振动时粘滞阻
4
尼的增大?笔者认爲是管端校正量的增大。因爲这个量的较大改变,必影响著箫笛的音准;而
笔者发现的“音高调节孔”则是改变了气柱的粘滞阻尼,因爲利用“音高调节孔”把箫笛的音
高调高 100 音分以后,音准并无明显影响。这些问题如何通过实验来加以证明,却不是一件容
易的事。
 关于管口校正量的具体应用,笔者想谈点体会。笔者在製作洞箫时,爲了求有效管长,根
据竹子的具体情况和演奏者的具体要求,选用的管口校正量爲 3.6d—4.5d 之间。通过製作,证
明这些量的选用还是符合实际的。假若我们利用仪器对以上所涉及的物理量进行比较精密的计
算,求出切合实际的频率计算公式,那必然有利于箫、笛製作水平的提高。
 上面已经提及,无论是笛还是箫,吹奏时口唇掩没吹孔部分的多少,必导致频率的改变:
掩得少,频率高;掩得多,频率低。笔者发现,这种吹奏方法的不同,不仅改变著箫笛的绝对
音高(频率),同时也改变著箫笛的相对音高(音程)。爲此,吹奏时口唇位置的研究,不仅对
保证校音时的音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保证演奏时的音准同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
发现,某支箫笛校音时口唇掩没吹孔的部分,若与吹奏著掩没的部分相差悬殊,那么音必不淮。
假若校音时口唇掩没吹孔部分爲
a
1 ,而吹奏时口唇掩没的是 b
1 ,且
a
1 与 b
1 相差悬殊,那么,
当 b a
1 1
〉 时,上方诸孔的音程必然偏小,而下方诸孔的音程增大;相反,若 b a
1 1
〈 时,那么上方
诸孔的音程就会偏大,下方诸孔的音程则偏小。正因爲这个缘故,一支笛或箫,吹奏者气口不
同,音准情况就不一样。
 有鉴于此,箫笛製作过程中有几个情况就应该引起製作者的注意:1、校音时,要力求每次
吹奏时口唇的位置和运气的情况都一致,否则音分仪也无法保证音高和音程的准确;2、对于定
制的箫笛,应该尽可能地瞭解使用者的演奏和运气情况,并根据演奏者的实际情况校音;3、使
用者的口风位置和运气情况有较大异常时,应该根据演奏实际对音孔位置进行修改。
注释:
 一 拙文《旧式曲笛音律分析》(刊《中国戏曲音集成·上海卷》编辑部编印的《戏曲音乐
资料彙编》第 6、7 合辑)对此问题已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二 笔者认爲,簧哨的开管乐器(例如双簧管、萨克斯管及各种号,以及中国的唢呐)的
声波,与笛类乐器完全不同,不能作同样分析。
 ③ 拙文《瑞利的末端校正难适用于中国箫笛》(刊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6 年第
一期),笔者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1991 年 1 月 28 日完稿
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锺》1991 年第 3 期

03
2019
01

也谈温差对箫笛频率的影响

 也谈温差对箫笛频率的影响
陈 正 生
 周林生同志《箫笛的温差与音差》⑴
一文,所谈的是箫笛製作中的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笔者想谈点自己的补充看法。由于周林生同志是向赵松庭先生学习的,且又涉
及到《横笛频率计算与应用》⑵
(以下简称《应用》)一文,爲此拟借此机会对赵先生的文
章谈点浅陋的意见。
 赵先生对笛艺贡献卓著,无论是演奏还是理论研究。赵先生《应用》一文,将竹笛的製
作同音乐声学研究结合起来,对后人的研究无疑有深刻的啓迪。但是笔者认爲,赵先生《应
用》一文中的频率公式尚欠完善。公式的欠完善,不仅表现在公式不够简化,更表现在对横
笛频率公式中的物理量未能做更精确的检验。也许有人认爲,简与繁本质上并无多少差别。
笔者却认爲:表达得繁琐,并不说明认识的深刻,而表达简洁,也不意味认识的肤浅;牛顿
的三定律,表达是多么简洁,而认识又是何等深刻!
 赵先生《应用》一文中的物理量,其末端校正量选用 0.6R 就未必恰当⑶
,而其管端校
正量“ 2
2
( 1.7 )
r
R b + r ”,表述了管壁厚薄、管径和吹孔大小对频率的影响,当然是正确的。
但是这个物理量是否切合实际呢?遗憾的是,笔者无仪器设备进行检测。虽然如此,我们从
赵先生运用该公式计算出的结果来看,却又反证了该公式的欠完善。查制笛的资料,D 调笛
的吹孔至第二孔长 24.41cm,吹孔至第三孔长 23.16cm,二孔间距 1.25cm,可音孔的平均直
径竟有 1cm,因此二、三孔的间隔仅有 0.25cm⑷
!再查 G 调笛的第二、三两孔的间隔,仅
有 0.15cm,更不必说小 C 调笛第二、三两孔的间隔爲 0.08cm 了。两孔那么接近,几无间隔,
却不说竹子纤维疏鬆无法製作,恐怕演奏者也无法按孔。资料的难以切合实际,也正反证了
公式的欠严密。另外,当竹笛的吹口端内径一定以后,赵先生认爲尾端越细音越高,因此,
管子也应该增长。这一认识也正好把事情弄颠倒了;因爲吹孔端一定以后,末端越细,音越
低,管子应该相对缩短。
 要讨论温差爲什么会造成笛箫的音差,以及温差同笛箫音差之间的关系,有必要从分析
笛箫频率公式入手。
 管乐器有开管与闭管之分,开管乐器同闭管乐器的波长是不同的。开管乐器有以边棱音
爲振源的笛类乐器,如笛(包括长笛)、箫、尺八、筹;有簧哨乐器,如双簧管、大管、萨
克斯管和中国的唢呐;有唇簧乐器(杯口乐器),如各种号。缪天瑞先生在《律学》一书中
说,“开管发生基音时气柱振动的状态,中心点爲结点,两端爲腹点” ⑹
,只能指开管乐
器中的笛类乐器,簧哨和杯口乐器的波形不当若此。
 开管的笛类乐器既然两端爲波腹,中间爲波节,因此气柱长(l) 爲二分之波长(λ),即:
2
λ l = 。
 由于笛管的频率( f )同声波速度(C)成正比,同波长成反比,由此可得基本公式:
l
C C f 2 = = λ 。
 由于声波速度 C,等于摄氏零度时的声波速度(C0 = 331.29米/秒)同摄氏某度时所增
度速(αt
0 = 0.61米/秒× t
0
)之和;气柱长(l)爲有效管长(L)同管口校正量(∆)之和。而
作爲开管的筒音基频 ,其管口校正量(∆),又爲管端校正量( ) δ 1 同末端校正量( ) δ 2 之和,
因此, l
C f 2 = 又可衍化成以下公式: 2( ) 2( ) 1 2
0
δ δ
α
+ +
+ = + ∆ = L
C t
L
C f t 。
从以上公式所表述的可以看出,箫笛的频率(f)可测,管长 L 可量,而在摄氏某度时的声
音速度Ct 就难验证,而对于某一具体的笛管来说,其管口校正量Δ也同样难求。不然何以
在科技相当发达的今天,人们对管口校正量的认识会十分模糊呢?另外就声速而言,如今人
们引用的都是自由空间的速度,笛管中的速度是否该有所改动,我们是否应该做点检验呢?
我们若求得笛管内准确的声速以后,岂不即可求出同一支笛在两种温度下的音差:
(lg lg ) 3986.314
lg 2
1200 lg 1 2
2
1 × = C − C ×
C
C 音分
 当外界气温过低时,由于人的体温高于外界气温,因此吹奏一段时间以后,笛管内的温
度即会升高,因此频率也就随著升高。赵先生找出了求笛管中温度的办法。笔者用笛(大 G
调笛和曲笛)、箫(琴箫和内径爲 1.6—1.9 公分的洞箫)和尺八作过实际检测,证明在同一
气温下,笛管内的温度比箫管高,而笛管中靠膜孔下的一段又比音孔部分高。赵先生那
) 3
36 ( 气温 气温
+ − 的公式,看来只能适用于音孔部分,至于膜孔部分的温度,笔者根据
测量可以归结却爲 ) 2
36 ( 气温 气温
+ − 。根据常识可知,吹奏时笛管内的气柱是整体振动
的,那么这振动著的两段不尽相同的温度又该如何协调?若有设备进行仔细的研究,不仅实
际,恐怕还该是很有趣的。
注:
 ⑴ 见《乐器》1989 年第 4 期。
 ⑵ 见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笛艺春秋》。
 ⑶ 拙文《瑞利的末端校正难适用于中国箫笛》(刊《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6 年第 1
期)。
 ⑷ 请参阅《笛艺春秋》第 74 页。
 ⑸ 请参阅《笛艺春秋》第 80、86 页。
 ⑹ 见缪天瑞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3 年版《律学》第 9 页。
刊《乐器》1990 年第 3 期(2000)